本书的主体内容共四篇。第一篇,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理论剖释,主要包括第3章与第4章;第二篇,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效应评估,主要包括第5章、第6章及第7章;第三篇,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识别,主要包括第8章、第9章及第10章;第四篇,互联网金融冲击下银行经营风险的防控:对策建议,主要
本套图书的出品方KaplanSchweser隶属于全球最大的教育集团之一——Kaplan教育集团。它是全球领先的金融培训机构和内容提供商,致力于为全球的个人和机构提供CFA、FRM、CFP、CAIA等金融领域知名证书培训服务。自成立以来,KaplanSchweser就一直秉承学生为主、成果驱动的理念,帮助全球金融机构和
本书按照时间脉络梳理了从21世纪初金融科技的兴起到目前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并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为萌芽阶段(2000年以前)、起步阶段(2001-2008年)、繁荣阶段(2009-2016年)转型阶段(2017年之后)。本书结合大量公司案例回顾了不同历史阶段,金融科技是如何推动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行
本书主要针对固定业户的税收征管制度造成了冲击,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交易双方处于不同地域的税收管辖范围,交易的无形化使得交易双方很容易隐瞒真实身份及地点和行为,同时还减少了中介环节,税基侵蚀和税收收入流失现象日益严重。全书以资本本书以资本市场广泛存在的由税法规制缺位引发的税法争议为问题导向,分上下两篇(上篇“基
本书基于遗赠动机的研究视角,分别利用财务精算原理、跨期消费效用理论逐层深入的分析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模式的需求决策,并进一步通过调查问卷和实证检验老年人对住房方向抵押贷款的需求决策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完善我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需求决策模型,优化我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实施政策,对探究新型养老保障模式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这是一部研究互联网金融体系与投资行为的著作。分上下篇(理论篇、实践篇),共八章:互联网金融概述、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互联网金融的基础实施、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风险管控、p2p网络信贷的投资行为、电商金融的投资行为、第三方支付理财产品,等等。对互联网金融体系与投资行为的各个方面做了详尽、深入的论述。
本书是黄达主编的《金融学》(第6版)的学习辅导书。本书遵循该教材的章目编排,包括5篇,共分29章,每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复习笔记,总结本章的重难点内容,部分章节精选名校考研真题,并提供详细答案;第二部分是课(章)后习题详解,结合本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对该教材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本书是金融科技方向的书籍,主要研究金融科技应用与发展,本书从金融科技概述介绍入手,针对金融科技的概念、金融科技应用模式、金融科技监管进行了分析研究;另外对金融设施与金融科技发展机制保障、金融科技信用风险防范、金融科技结合的技术应用基础做了一定的介绍;还剖析了金融科技视角下普惠金融财务发展、金融科技视角下的金融行业发展等
本书主要研究数字金融领域理论和实际应用创新。本书首先对数字金融的基本概念、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介绍,包括区块链技术、数字货币、数字支付等;然后探讨了数字支付和结算系统的理论基础,包括移动支付、电子货币、虚拟账户等,以及它们在金融生态中的创新,并详细的分析了区块链技术的原理和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如智能合约、数字资产管理、供应
本书编写出发点是帮助考生建立知识框架,更好地掌握章节的重点知识点。在展现形式上,以结构及结论为主,省略了知识点论述的过程,它更适合作为配套参考书使用。CFA考生可以配套品职课程及协会官方的教材使用,学完一章和一个学科的知识点后,通过“知识框架图”快速建立逻辑结构,并配合做题检验掌握情况。“知识框架图”的内容并不是对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