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上编讨论观音的种种译名,下编检讨中古中土佛籍的观音法门,正是希望从源头厘清问题。其内容包括:廅楼亘;窥音;现音声菩萨;光世音;观世音;观世自在;观音;《普门品》与观世音等。
本辑承第二辑以两类文章为重点,一组是关于佛教教育的论文,作者大多是在国内高校、佛学院从事宗教与佛学教育的专业人士。所论不管是有关当下佛教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还是历史上或国外的相关实践,都十分地对路而有价值,至于提出的改革设想,也是有的放矢切实相应。另一组专论中国古代四大翻译家之一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的影响与贡献,也皆非泛泛
《日本佛教史》在吸取日本近代学术界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以思想脉流为中心,来探寻人们在想什么,又向佛教求什么,同时尽可能地涉猎讨论佛教的思想带给当时的人什么样的影响。虽然本书所采的是“思想史的探索”,但全书并未依宗派的严谨史论述各宗思想。在论述重点上,本书与一般著作不甚一致。书中用相当多的篇幅论述的
佛教自汉朝传入中国,虽为舶来,历经一千九百余年,早已汉化成为中国本土的佛教。六朝时期是佛教汉化的重要阶段,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在佛教史上地位卓隆。南京佛教寺庙众多,南朝为最,最高峰时多达二千八百余所。本书记录寻访的佛寺及遗址遗存共计二百二十余处,即便如此,估计所列也仅是十之八九。其中许多佛寺谈不上美观,然:传法之道,根植
本书是星云大师为了破除以往对佛教理解的支离和空疏之弊而著。他根据佛法经论和古德懿行中有关人间佛教的各种实践,结合现代人的生活实际,提炼归纳出现代人所应树立的伦理、道理、生活等方面的观念,提出了住在人间、修行在人间、成道在人间的佛学理念,并详加阐释。本书不仅是从事个人身心修行的指南与纲领,更是对净化社会、传播美善并激发众
本书为漫画版文化类的读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关于古印度释迦族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一出生便过着奢华的生活,长大后见识人间疾苦决定遁入空门寻找解脱苦难的法门,在向多位圣贤学习并且潜心苦修仍然未寻得解脱苦难之法后,历经磨难,终于达到开悟的状态,修身成佛,之后,他开始向众生传讲佛道,创建佛教,最后涅槃的故事。
本书主要收录江吟与程澄两大知名书画家的作品。江吟的作品主要以字画为主,程澄以人物画像为主。两者书画结合相得益彰,分别拿出了各自擅长领域的精品力作,展示新艺术魅力。
祁从舵著的《唐宋禅录句式研究》以国内外研究比较薄弱的禅录(灯录)句式为对象,初次建构唐宋时期的禅录句式体系,着重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和语法化理论对其中若干句式做出全面的分析,不仅结合语篇、语境探究禅录句式的语用意义,突破了禅宗语言研究单向度考察的局限,而且在佛禅文献与世俗文献之间进行内部与外部比较,追溯其源流,探讨其演变轨
本书是国内首部对青原行思法派进行系统研究的学术著作。行思下出石头希迁,石头下出折服名儒韩愈的潮州大颠、以烧木佛而闻名的丹霞天然、令李翱归心的药山惟俨、名动荆州的天皇道悟等,其中药山一系下出曹洞宗,道悟一系下出云门宗、法眼宗,名德辈出,宗匠继起。全书共分十二章,对于青原法系的各个支派、主要道场和重要人物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
本书收有两部佛经,对勘依据梵语原文作出了准确而流畅的现代汉语译文。并列出古代汉译,依据梵语原文的语意,并照顾到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重新标点古代译本。依据多个梵文本和汉译本,校勘梵文,依据梵文本,对于古代译本的疑难和特点做出精要的注解。 本书是《梵汉佛经对勘丛书》之一,为社科基金重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