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产城融合理念,从空间的广度和时间的纵深两个维度对城市的滨水空间规划进行了研究,聚焦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的两座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杭州和“中国生态第一市”——丽水,以杭州运河、西湖与钱塘江,丽水丽阳溪、好溪、瓯江水系等滨水空间规划设计建设实践为案例,探索城市滨水空间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发展策略,共
本书将会带领小朋友们来到各种特定的自然场景,选取生活中熟悉常见的对象进行讲述,既能探究自然的奥秘去学会自然科学知识,又能培养孩子的艺术情操和关爱自然的情怀。内文搭配身临其境、幽默风趣的手绘插图,每个篇章结束部分还有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帮助孩子了解相关的科学原理。在《美丽的花园》里,你能认识各种各样的花卉,包括玫瑰、郁金香
本书以园林发展的历史为线,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采用大量的图片直观地介绍中国园林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园林特色,并介绍国外园林发展的特点,帮助读者快速了解中外园林特色。
《山地型避暑度假地的形成机理与空间管理》一是简析了我国度假旅游的发展情况,聚焦山地型避暑度假地,通过避暑度假者消费决策模型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形成了避暑度假地的形成机理、避暑度假者的空间消费特征。二是对气候条件与避暑度假需求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印证了《山地型避暑度假地的形成机理与空间管理》选择的研究对象的合理性与现实性
智慧城市感知网络体系探索与实践
第一,内容:①课程组织和教学目的;②基于徐州两汉文化遗产城市设计战略安排;③不同地段的设计。第二,特色:①教学案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徐州作为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一直是军事斗争的焦点。徐州有深厚的汉文化基础,其中汉墓、汉兵马俑和汉画像石是**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国汉文化的精粹聚集地。②教学内容上,
本书是南京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核心课程《城市与区域系统分析》以及中国大学慕课《探寻城市数字密码》的配套实验教材,通过生动的分析案例和详细的操作说明使读者掌握运用R语言进行城市与区域规划相关定量分析的能力。 本书以城市与区域规划中常用定量分析方法(数理统计方法)为主线,以城市与区域规划相关基础数据的获取、数据处理、描述统计
从1982年北京被确定为全国di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到2005年制定《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再到2021年修订版公布;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83版的点状保护,到2016版的全域保护,北京名城保护40年的持续努力让保护对象逐步扩大、保护手段更加多元,更让全社会对名城保护的认识不断提升。2022年,是北京列入全国首
本书主要内容基于原绵阳市城乡规划局(现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委托的绵 阳城市风貌规划设计策略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分上下两篇,分别从理论和实践案例入 手,分析说明了如何看待城市风貌现状问题,怎样制定合理的规划设计策略以提升城市 形象。这些规划设计策略是在厘清模糊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为规划管理部门的专业技术 人员提供了较为
可持续农业社区设计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