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记述了在河南省舞阳县发掘出土的九千年前贾湖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资料。对研究中原地区及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稻作农业起源、音乐起源、原始宗教和卜筮起源、原始契刻及汉字起源、全新世气候与环境演变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主要阐述了宋辽元时期的考古基本知识和考古资料中呈现出的该时段社会文化特点,涵盖了两宋、辽金西夏元不同历史时期的最新考古发现与相关研究成果。本书按照不同类别分为城址、墓葬、工业遗存大主题单元,每个单元下按照朝代分章节进行具体论述,书前配有数幅彩色图版,便于学生消化理解抽象的考古概念与相关理论。
本书从“钱币从哪里来”开始,让小读者充分理解为什么贝壳成了最早的货币;为什么至今汉字中凡是与财富有关的字都带有“贝”字旁;随着历史朝代的更迭,当时人们使用的钱币又是怎样变化的?接着还是回到历史中,看“历朝历代的古钱币”,例如先秦时期那些有着奇奇怪怪形状的钱币:布币、刀币、圆铜钱等……因为先秦时期各诸侯国流通不同形式的钱
本书从“发现美丽的石头”开篇,从孩子们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开始,看古人最初是如何在大自然那么多的石头中发现这特别石头,并悉心地打磨它,让它最终呈现出与众不同迷人的模样。之后就开始向小读者们介绍中国独有的古老的玉文化,它和我们的文字是如何结合演变的、古人面对这温润的玉石又给它赋予了什么样的含义、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什么样的象
本书主要向孩子们讲述了约40件冷兵器时代的代表兵器,带孩子们进入中国古兵器的炫酷世界,从“不简单的兵器”到“兵器也分冷热”来认识兵器,接着就开始正式“探访冷兵器战队”。孩子们可以先大阅兵一样,看这些兵器的自我介绍、看它们上场表演它们的独家本领。然后画面一转,又回到了古代战场,领略征战中兵器的作用和威力。其中涉及的古兵器
本书将从古人是如何发现了金银物质,它们都藏在什么地方,古人从沙里淘金的故事等内容为开篇,带小读者走进金银器的世界。接下来将从“商周时三星堆的神秘金面具”到“春秋时曾侯乙的金盏”,从“汉帝国不朽的金缕玉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草原丝路上最美的花--金步摇”还有“令马可波罗印象非常深刻的元代金银符牌”等内容入手,按历史时间线
本书运用并借鉴了生物学的分类方法,参考地质学、年代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中国旧石器时期打制石制品进行类型学的探讨,将类型学方法应用于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勘探、发掘、整理的全过程,在遵循全面性、逻辑性、科学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打制石制品分类的基本原则,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旧石器时代考古石制品观察体系。
本书对不同类别文物保护的相关技术以及我国针对文物保护的立法问题和经费供给问题进行分析,梳理出了我国在文物保护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的一些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尤其是在如何解决文物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矛盾这一课题,还有我国文物保护经费供给制度的有效拓展以及文物保护和后续的文物利用两者之间,应该如何有效地衔接等
本报告所公布的是2004、2007和2008年在巫山龙头山的发掘资料。主要为墓葬,有战国至明清时期墓葬63座。另发掘汉代遗址142平方米,清理窑和灰坑各1座。本报告对以上资料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并进行了相应讨论。龙头山遗址及墓葬资料为三峡地区考古提供了一批新的资料,尤其对墓葬的分期断代不无裨益。
糖坊墓群位于重庆市万州区五桥陈家坝办事处晒网村,2001年、2002年和2005年,山东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考古队,发掘面积8100平方米,发现墓葬38座,共出土各类文物1000余件(套)。这批墓葬埋藏有序,时代承续,保存较好,为重庆三峡地区保存较好的汉代至六朝家族墓地,墓葬形制多样而统一,随葬品丰富,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