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介绍战术互联网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战术互联网建模技术、仿真技术和可信性分析的相关知识,设计了战术互联网典型仿真体系架构,着重构建了战术互联网设备模型、平台模型、网络模型和战场电磁环境模型,并对战术互联网仿真模型的可信性进行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战术互联网仿真的典型案例,以期为战术互联网装备虚实一体
本书以美国机械信息管理开放体系联盟提出的状态维修开放体系结构为主线,以积累的大量装备监测数据处理案例为基础,重点阐述实施装备状态维修过程中所涉及的状态监测、信息融合、状态预测与评估、维修决策等关键技术和方法,为我军装备实施状态维修和精确保障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持。
本书中共介绍手枪、步枪、冲锋枪、机枪、榴弹发射器、火箭筒、手榴弹及特需轻武器8篇,采取比较研究方法,系统梳理各类轻武器基本概念及演变过程,探讨发展趋势,精选近150种中美典型轻武器,从型号研制、性能特点等方面进行比对介绍。
本书是一部社科类历史通俗读物,主要讲述大唐与吐蕃之间长达二百年的战争。双方在从西域到河西、陇右,再到剑南(四川)的万里战线上,展开了持久而又漫长的激烈对抗。不论是在战争的规模上还是持续的时间上,乃至战争的激烈程度上都远远超过汉朝与匈奴的战争。在战争中,双方各出奇谋,斗智斗勇,运筹谋划,机变百出,各类战略战术在世界战争史
战斗是危险的,需要在充斥着噪声、混乱、紧张、恐惧、疲惫、兴奋和诸多其他干扰的环境中动用致命武器。这种情况下,由于失误而伤及无辜在所难免。如何解决战场误伤这个自古以来的难题,至今尚未有人给出全面的答案。本书从全新的视角引领读者审视战场误伤,指出其本质问题是人为因素,攸关士兵生死,永远不可能完全交给技术解决。
阿登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军为粉碎德军在阿登地区的反攻而进行的攻防战役。亦称突出部战役。1944年秋,美、英军逼近德国西部边境。此时,希特勒错误估计形势,决心在阿登地区美军薄弱防线上反攻,切断美、英军补给线,从而迫使英美与德国单独媾和。此次战役时间长达六周,在风雪中打响。德军参战兵力为23个师,约20万人,英
1942年10~11月,在埃及阿拉曼地区英军对德、意军发动了一系列大规模进攻,这就是阿拉曼战役。此次战役,德、意军伤亡约2万人,被俘3万多人;英军伤亡1.35万人。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非洲战局的转折点,从此战场的主动权完全转移到盟军方面。 这是一场英国及其同盟国期待的胜利,鼓舞了盟军士气,加速了法西斯的败亡。
《血色长空:不列颠空战》详细地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空战——不列颠空战。这是德军准备侵入英国对英国进行大规模空袭而进行的空战。 在纳粹德国占领法国后,希特勒便着手对付欧洲北部的英国。诱英妥协失败,希特勒于下达全面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此次作战需要首先歼灭英国的空中力量,以保障登陆行动的顺利。夺取
本书结合我军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的时代背景,围绕装备维修保障转型发展,以新形势下陆军部队级装备维修保障作业模式创新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装备维修保障效益,运用系统理论、重组理论、自组织理论等方法,探索现阶段陆军部队级装备维修保障作业的方法。本书立足平时、兼顾战时,提出了陆军部队级装备维修保障作业模式的创新目标基于网络信
1941年6月22日开始的巴巴罗萨行动拉开了人类历史上☆血腥战争的序幕。两支当时世界上☆强大的军队展开了直接对决。德军凭借闪电战战术一度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苏联红军承担着保家卫国的责任与压力,用血肉对抗敌人☆猛烈的炮火。在本书中,两位作者以战争的进程为线索,通过查阅新的文献档案,详实地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段波澜壮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