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区域农业发展之历史逻辑及其宏观背景;农业产业特征、功能及乡村价值;区域农业发展生态化;区域农业发展市场化;区域农业发展组织化;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资源利用高效化;地方政府农业治理现代化;区域农业发展创新与规划等。
本书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围绕“市场”和“利益”两个核心问题,依托我国现阶段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县域的案例研究,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模式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和实证研究,进而揭示不同入市模式对入市绩效的影响规律以及不同入市模式的选择逻辑,以期为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步伐、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而建言献
本书共分十一章,主要内容包括:导论;河北省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协作发展特征;河北省生猪养殖主体纵向协作行为研究;河北省生猪产业“公司+养殖户”协作模式研究;河北省生猪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等。
本书的研究首先在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新疆南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从四个维度测度了新疆南疆地区绿色发展的特征及水平,构建了农业经营主体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尝试从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行为影响因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与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博弈分
本书紧贴中国国情和中国实践,提出了全新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创建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突破。农产品区域品牌创建的“中国道路”是:政府主导、企业主营双轮驱动。政府和企业是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两大驱动力量,两者缺一不可,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模式。本书具有国家战略和前沿理论的高度、区域经济和全球
本卷收录了两个村庄的调查报告,清辉头村和石罢村。两份报告均从村庄由来、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治理六方面,重点对村庄的传统形态进行深描,兼涉其历史变迁与现状,全景式展现了相应地区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与组织形态,为深入了解黄河区域村户社会的底色与特质提供了翔实的一手资料。两篇报告末尾均附有调查小记与调查日记,着重记录驻村
本卷收录了两个村庄的调查报告:一是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永丰镇郭大庄村,二是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首阳山镇南蔡庄村。两份报告均从村庄由来、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治理六方面,重点对村庄的传统形态进行深描,兼涉其历史变迁与现状,全景式展现了相应地区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与组织形态,为深入了解黄河区域村户社会的底色与特质提供了翔实的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扩大整省试点范围。”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明确提出:“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
在综合研究中,(1)从重大意义、创新思想、内涵特征等方面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理论分析。(2)构建乡村振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3)从国家层面对2010-2018年全国的乡村振兴水平指数进行测算,并跟踪测算2019-2025年的乡村振兴水平指数;从省级层面对全国31个省(区、市)乡村振兴水平指数进行测算,根据测算结果进行
本书共计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样本村概况,涉及村级人口、土地、水资源、基础设施、农技推广情况和生产经营情况,描述了样本村的发展概况。第二部分包含农户生计资本概况,根据生计资本的组成部分,从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五个方面描述农户的基本经济社会特征。第三部分为农业生产经营情况,按照种植业和养殖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