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及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五军都督府分为十门。本书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本为底本影印出版。
《南京工部职掌条例》五卷,卷一工部、营缮清吏司;卷二虞衡清吏司;卷三都水清吏司;卷四屯田清吏司;卷五营缮所、文思院、皮作局、宝源局、鞍辔局、颜料局、军器局、龙江提举司、清江提举司、龙江抽分竹木局、瓦屑坝抽分竹木局、大胜港抽分竹木局、各厂。对于工部四司职掌,又以科为纲进行汇纂。其中营缮清吏司下设内房科、外房科、杂科、递发
《南京詹事府志》是一部全面记录南京詹事府建置沿革、职掌范围、日常事务、府舍结构、大事年表、人物传记、上疏奏议的志书。今仅残存前三卷“建置考”、“沿革考”、“职司考”、“兼摄考”、“侍讲读考”的内容,殊为可惜。
尚宝司是明代掌管宝玺、符牌、印章的官署。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尚宝司便有南北之分。时南京众署衙均为闲职,著书写志之风盛行。《南京尚宝司志》便作于此股风潮之末,乃南京尚宝司卿傅宗臯请潘焕宿代为编写而成,明天启三年版刻印行。《南京尚宝司志》是现存唯一一部介绍明代尚宝司的专书,其价值不言而喻。
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
节日,生活中的特殊日子, 让人们进入到一种欢愉而兴奋的状态。 那一天,无论谁,在哪里,跟从习俗,彼此同步; 在上下四方,古往今来中,天地自然,人鬼神异,彼此相亲。 这是一种集体的欢腾。 每一个节日,都好像…种隔开, 把我们从漫无尽头的庸常的生活中隔开, 让我们经历节日的欢愉或者特殊仪式后, 精神抖擞的重
《服饰》介绍了中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服饰文化,是其中晶莹美好的一朵浪花,那些衫裙袄,那些冠冕霞披,那些勾人联想的描述:碧绿的翠烟衫,云肩广袖拖地对开长袍,蟒袍、斗篷、对襟褂……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进入这古老而迷人的服饰世界。听,它们在说话。
本书以康定明正土司作为研究对象,从末代明正土司的人生史,揭示中国西南地区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和谐共生的内在机制。康区政治人物,不管是土司还是喇嘛的权力、quanwei都来源于社会外部,比如土司去往北京定期朝贡,喇嘛去往中心寺庙定期朝圣等。这一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既是方法论的创新,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少数
本书围绕民国时期宁夏地方行政制度变迁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运用历史学和行政学研究方法,以历史制度主义为基础对民国时期宁夏地方行政区划、行政权力机构、职官选任与管理制度、地方财务行政制度、地方教育行政制度等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本书将制度变迁理论、制度作用理论和路径依赖理论运用与对地方行政制度变迁的研究中,剖析民国时期宁夏地方
本书是基层干部周贵轩先生的一部读史著作。全书共分九章,历时性的对各朝代帝王的治国政策进行了分析。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以自己的多年工作经验为参照,系统总结了中国古代三千年的治国理政经验,提出了治国理政要注重民生民意的命题,是为当今领导干部理政治国的重要参考。全书学术严谨,文笔凝练,是史海弄潮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