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打破了以往传统文化类读物以“朝代”为线索的通史类写法,分“专题”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十个侧面。按照由形而下至形而上的逻辑顺序,全书分为十章,分别介绍服饰、饮食、建筑、婚恋、教育、姓氏名字号、礼仪、汉字、戏曲、思想十个传统文化的侧面。每章内部又按照“述源理流、观器明道”的理路,为读者先厘清每一个文化点的源起、嬗变,然
本书稿为史学论文集,收录《西汉北边骑士考论》《郑和史事三札》《阿拉伯幻方在中国的发现和传承》《清雍乾嘉时期瑞典东印度公司与广州的贸易》等十三篇论文,内容涉及交通史、交流史、经济史、金融史等。论文作者来自北京大学、新疆社会科学院、暨南大学等高校,荟萃荣新江、汤开建、马明达等著名学者,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学术视野广阔
本书是纪传体史书《史记》的精编白话本。 《史记》是中华文明的根柢,鲁迅评价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体量宏大,客观地说,今天年轻人去读《史记》,总是很难耐心地读下去。本书则精选《史记》ZUI经典的篇章,以白话文重新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精妙之处,可谓给当代史学爱好者的一份美好礼物。 本书选篇以国学大师梁
西南联大多元自由的学术、教学环境,为师生提供了成长和发挥的巨大空间;西南联大开创的中国通识教育系统,创造了教育神话,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西南联大文学通识课》是联大文学院的天才、鬼才、怪才、狂士们的渊博之识、神奇之思的精华,由朱自清、胡适、闻一多、陈寅恪、浦江清五位大师的讲义和学术成果集成。《西南联大历史通识课
《白话本国史》是吕思勉先生两部通史之一,也是吕先生所写的第一部通史著作;它是一部实践近代新史学思想的作品。本为吕先生在中学讲课之讲稿,供读者自修历史之用;后屡经修改订正,很为吕先生看重,凝结不少心血。其上起远古,下至民国初年,系统介绍中国历史,资料丰富,体系完备。由于吕先生深厚的功底,故全书在平实的叙述中,常能一语破的
画说中华文明全三册【赠历史手册+书签】五千年文明精华花卷中国传统文化书籍
本书是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用教材,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用日语讲好、讲透、讲全中国故事的能力。学习者将在日语学科核心素养视阈下进一步提高语言能力,厚植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分析判断能力,有能力在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传播中国文化的广博丰富和深奥精微。另一方面,喜爱中国文化的日本读者亦能借由本教材更深更广地了解中
本书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纂,是一本有较高学术质量的连续性出版物,在学术界获得良好的口碑。本辑主题是江南与上海,收录多篇有关讨论江南和上海的论文,见解深刻,颇有新意。其他文章,诸如史料整理、书评等也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司马光主编,记录了从春秋战国到宋朝建立之前1362年的历史发展脉络,总结了朝代更迭规律,对后世影响深远。本书即是遴选了《资治通鉴》中的大事篇章,以时代为序,以生动人物为重点,并辅以简要的诠释和翻译。既为读者扫清阅读障碍,也方便他们提纲挈领地了解历史。 本书编者既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的优
《概念的文化史:以封建与经济为例》一书秉承陈寅恪先生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之题旨,以封建和经济为典型案例,探讨汉字文化古今转换、中西交会之际发生的名实错位概念误植问题;考究新名在内外交会、中西涵化过程中的生成机制。本书是作者首倡的历史文化语义学研究范式的又一次学术实践。其理路是:在古今转换、中西交会的时空坐标上,对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