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北京房山区上方山的碑刻文献资料160余种,编者从碑刻的基本信息、拓片照片、碑刻解题、录文、注释等角度对这些碑刻进行了记录和释读,是一部上方山的专题石刻文献资料集,对于了解上方山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提供了基础文献资料。;同时,北京石刻文化专家刘卫东等学者从历史、地方文化乃至石刻艺术等角度的考证解
本书内容从古老的夏商周直至百年前的明清,横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程。本套丛书是由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们合力打造的国内首部全方位系统总结梳理和研究故宫科技史的系列丛书,从科技研究的角度,全方位解读故宫文物,系统梳理明清皇家御用漆器、古琴和文房四宝的历史由来,工艺用途,相关修复知识等等。整套书既有璀璨的文化底蕴,又
本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2021年举办的红旗漫卷八桂文物图片展的相关配套图书,分为“革命播火”“土地革命”“抗日救亡”“赢取解放”四个部分,以中国共产党在广西的革命历程为主线,以革命文物为点,共收录自治区博物馆、桂林市博物馆、玉林市博物馆等馆藏革命文物105件,通过革命文物背景介绍,回顾和再现中国共产党在广西领导各族
这是一部对庆阳地区现存历史文化遗迹遗址进行考证的论文集。本书概述了甘肃省庆阳地区遗址遗迹的基本情况和保护现状。
本书是乌兰木伦旧石器遗址发掘报告,乌兰木伦遗址目前命名的已有三个地点,本报告材料主要来自乌兰木伦遗址 第1地点。乌兰木伦遗址2010~2013年五次发掘,出土和采集了数以万计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石制品原料以石英 岩为主,此外还有石英、燧石、石英砂岩
2011年9~12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庆元县文物保护所联合对庆元县境内古代窑址做了系统考古调查,共发现窑址25个,采集文物标本921件,包括各式窑具和青釉瓷、黑釉瓷、青花瓷等,时代涵盖了唐、宋、元、明、清时期。2011年9~12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潘里
西和县博物馆还藏有不少上古至东汉时仇池山、西高山(百顷山)、洛峪、蒿林、太石河一带的历史文物,对探索更早期氐人的历史文化也有很大意义。西和县博物馆胡永馆长和馆内几位同志一起编成的《仇池古国遗珍》一书,为人们了解当时仇池国的生产、生活、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秦汉以前氏人这个古老民族的发展变化提供了第一手的实物资料,也为学者们对
本书拟对清华简第一至第八辑所收文字进行谱系编排,从宏观上构拟一个广义的清华简发展谱系;将基本声符相同的形声字,按派生关系和结构层次依次排列,构建不同的形声谱系,体现出形声体系内在的发展关系,为构拟古汉字发展谱系奠定基础;在每一形声谱系之下,列出所属诸字,选择典型形体;对各字的形体构造、流变和用例进行考辨疏证,为谱系的建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东南亚铜鼓数字化记录与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八桂学者”中国-东南亚铜鼓文化研究“岗的成果。本文作者以“壮族铜鼓文化的现代变迁”为起点,揭示壮族铜鼓文化在现代社会变迁的机理,不仅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而且颇具现代意义。本书分七章展开研究,从式微到复兴、从娱神到娱人、从祈年到喜庆、从边缘到
蒲州故城介于秦晋豫三地交界,扼浦津关口,是古代连接关中和河东两地的重要通道。本书是蒲州古城遗址首部阶段性考古报告,全面、客观地介绍了该遗址2013年度东城城内东南部的发掘成果。通过对遗迹、遗物资料的系统整理与研究,清理了东城城内东南部唐五代至宋金的文化发展序列和各时期的文化面貌,并对出土瓷器的窑口和装饰工艺以及考古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