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一书,写作时间在1938到1942年间,于1942年出版。当时朱自清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这本小册子分十三个专题介绍了一些主要的古代经典,分别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这样一本看似简单的小书,倾注了朱自清先生
本书系中山大学图书馆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收录该馆藏1912年以前古籍17000余条,著录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批校题跋、册数、存卷等多项信息。书后还编制有书名笔画索引,以便读者使用。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于1942年写给大众的国学常识图书,作者用十三篇经典解读浅明而精辟地介绍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亦可看作是时任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的朱自清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进行的系统梳理。1898-1948
经典常谈
本书将古代思想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呼吁人们通过学习和思考历史,来认识自己和世界。书中涉及的话题包括孔子的伦理哲学、唐诗的意蕴和形式、宋词的情感表达、明清小说的人物刻画等。
本书介绍了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作品,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春秋》《战国策》《史记》等。
本书从《说文解字》到《史记》《汉书》,从诸子百家到诗词文赋,从《周易》《诗经》到三礼四书,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与脉络。
本书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战国策》《史记》《汉书》、“三礼”“春秋三传”“四书”以及辞赋、诗、文等十三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全书对经典进行梳理与讲解,不仅简洁精辟,语言上更是通俗流畅的白话文典范;本书能让读者对古文更加亲近、熟悉,从而引发读者的兴趣,是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不
本书是朱自清先生写于1942年,作者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烦地介绍了华夏民族的厚重文化和数千年文化典籍的精粹,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经这本书提纲挈领和娓娓道来,让读者如闻饱学之士朱先生的侃侃而谈。朱自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而
本书是作者在开设《西方人文社科经典名著选读》研究生课程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在中央财经大学开设此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拓宽人文社科研究视野,尝试突破学科研究领域的限制,启发学科交叉研究的选题。本书内容是西方古代文本部分,主要由古希腊罗马及希伯莱经典文本组成,除了最后一篇的作者是英国近代历史学家爱德华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