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矿区煤层群开采覆岩运动特征与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深部充填开采采动围岩偏应力演化规律
自20世纪50年以来,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及成套控制技术,推动了采矿技术的发展。本教材在阐明矿山压力基本概念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矿山压力理论、煤层上覆岩层老顶活动破坏规律、上覆岩层关键层活动规律,以及直接顶的稳定性、采场支架与围岩的相互
煤矿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
规划编制成果根据180号文有关山东省力争到2020年,治理已稳沉采煤塌陷地达到80%,新增采煤塌陷地达到同步治理;治理历史遗留采煤塌陷地达到80%的目标要求,对全市到2020年各年度的治理任务进行了分解,并安排了重点工程进行落实。此外,本规划对济宁市采煤塌陷地的治理划分了功能分区,在落实中长期任务目标、调整治理方向的基
本书介绍了中国西北部新疆伊犁矿区“三软”地层的概况,研究了“三软”地层条件下深部的定义、锚杆注浆材料优化配比、预应力中空注浆锚索锚固系统载荷传递规律、预应力锚注加固机理和深部软岩巷道变形和支护机理等内容,初步建立了以预应力中空注浆锚索为核心的预应力锚注支护技术体系,并结合新疆伊犁一矿具体实例,对深部“三软”地层并具有一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煤矿冲击地压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冲击地压扰动响应失稳理论为主线,贯穿全书五部分内容。*部分对煤矿冲击地压进行概述。第二部分对冲击地压发生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冲击地压扰动响应失稳理论,将冲击地压划分为煤体压缩型、顶板断裂型和断层错动型三种主要类型,并对不同类型冲击地压进行解析分析,从时间的维度对冲击地压
本书由《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起草组成员、辽宁大学校长潘一山主编。修订后的《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安监技装[2018]8号文的形式发布,自2018年8月1日起试行。这是煤矿安全生产领域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新版细则经过多年筹备,长时间严谨地全国各地调研、讨论,修改,完善,目的是为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
本书在分析巷道表面变形随时间变化以及深部软弱煤岩位移梯度分布特征基础上,提出以巷道表面变形速度衰减系数以及煤岩位移梯度作为判据对煤岩稳定性判别,确定了临界容许值。在分析深部软弱煤岩巷道复合顶板结构面分离机理以及层间离层分布规律基础上,提出根据层间离层对结构面分离稳定性进行判别并确定层临界值的方法。通过分析不同巷道支护形
本书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实测、实验室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以大同焦煤矿采区范围内的铁塔为研究对象,对4#煤层开采地表沉陷规律、开采地表移动实测规律、地表高压供电铁塔的损坏特征及开采沉陷的关系、多煤层开采地表移动规律、多煤层开采布局优化保护铁塔方案和多煤层充填开采保护高压供电铁塔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创新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