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特·伍德是澳大利亚知名女作家,她决心按照《巴黎评论》那样,做一个澳大利亚版的访谈类电子杂志,《作家的房间》就收录了她所采访的十一位作家的写作心得,包括蒂根·班尼特·戴莱特、詹姆斯·布拉德利、劳埃德·琼斯、马尔科姆·诺克斯、玛格&mi
本书为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获得优秀结项的研究成果,主要探讨影视改编和系列片的艺术特征与文化价值。具体论及四个方面:1.与IP转化相关的产业规律;2.对IP进行影视改编的创作规律;3.系列片在世界观架构方面的普遍规则;4.系列化的角色以及由角色驱动的类型叙事。本书兼顾学理性和趣味性,既可面向影视专业的学生、研究者、从业
本书是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泰斗裴斐所著的文学理论著作,曾获北京市、国家民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展示了作者理论的成熟和学术的天才,在学界具有较大影响。裴斐生活经历丰富,有文学创作的经验,懂得戏剧表演艺术,对中外文学史和文学理论深有研究,因此此著不同于一般学院式讲义,兼具实用性与趣味性,充满着作者个人数十载对文学与人生的深切
本书稿系越秀外国语学院文学院教师集体编撰的一部论述戏剧影视文学的专业用书。书稿以戏剧影视文学的本体性研究为主要内容,突出了不同类型文学各自的基本特征和审美形态,包括中国戏曲文学、中国话剧文学、中国电影文学和中国广播剧文学、电视剧文学等,内容较为丰富,详细阐述了了戏剧影视文学的分类,戏剧影视文学各种类型的生成与发展、特点
本书从文学的性质和价值两方面入手,以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作者和读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或者为什么会有文学,并据此探索文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回应“文学是否会消亡”这一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文学通过丰富的呈现形式,提供广阔的虚拟空间,满足不同读者多样化的心理需求,如归属和爱、尊重、认知、审美及
本书分三辑,每辑用一篇文章的篇名作标题。第一辑“多练基本功”,谈怎样读书、怎样提高文学修养、怎样打好写作基础等;第二辑“我怎样学习语言”,谈文学的语言问题、语言与风格、文章的修改等;第三辑“我的创作经验”,谈景物描写、人物塑造、小说创作等。讲解深入浅出,语言俗白精致,能够帮助读者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和文章修养。无
生态马克思主义批评是研究文学、人类、自然、阶级、社会、文化之相互关系的批评,是环境正义生态批评的重要流派。其理论基础是生态马克思主义,批评策略和批评目标是质疑、解构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解决危机的出路是建设生态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社会。其批评内涵包括:对资本主义内部因素诸如技术理性、异化消费、经济理性的批判,对资本主义制
本书运用认知科学的新发现,特别是神经科学的新成果,对戏剧学的若干基本问题做了新的阐释。全书主体包括“方法论与学术史”“戏剧学基本问题新论”和“悲剧与喜剧新论”三部分内容。本书从认知科学出发对戏剧所做出的新阐释,为戏剧学的重要理论提供了科学方面的依据,重新建构或者扩大了戏剧学部分重要概念的基本内涵,例如,运用镜像神经元理
本书主推“差异即对话”命题,一方面意在反对某些后现代和后殖民理论家之固执于绝对的不可言说、绝对的他者,以文化差异和特色拒绝异质文化的进入,拒绝文明互鉴、文明对话,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解构价值观上的西方霸权主义,将西方价值地方化、语境化、文化化,而其最终目标则是期以形成“价值星丛”或“文化星丛”。其他篇章多是对文化理论、文学
什么人能成为作家?写作需要天才吗?作家是可以教会的吗?文学创作需要什么天赋、才能和技艺?作家的“黑匣子”里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成为作家》可以为我们解答这些问题。本书英文版出版于1934年,中文版于2011年由我社引进国内,销量超10万册。本书为“90周年纪念版”,配有声书及精美“开始写吧”写作本,内印数十条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