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广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研究室。1982年,历史研究所成立,下设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孙中山研究等研究室,后增设港澳史、明清经济史、当代史研究室。1986年,析孙中山研究室置孙中山研究所。2001年,历史研究所与孙中山研究合并为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
本书从语境论科学史观的角度研究科学史的合理性重建问题,主要以科学史面临的理论与实践困境为背景,基于语境分析方法形成的科学观与科学史观,探讨语境论科学编史学的研究纲领及其应用。 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科学史理论与实践困境的分析、语境论科学观的优势、语境论科学史观的内涵及特征、语境论科学编史学研究纲领及其应用。本书不仅从语境
本书基于公共政策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梳理和分析科技人才创新激励政策的演变轨迹、主要特征及发展规律。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大样本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工龄、职称、职务、不同单位等的人才对当前科技人才创新政策环境中管理体制、培训与交流环境、科研支持环境、创新激励环境、人才流
《江苏专利实力指数报告》是对江苏省专利发展状况进行数据监测与分析的研究性报告,计划从2014年开始连续编制并将持续对外发布。《江苏专利实力指数报告2018)》对指标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弥补了以往指标统计中的漏洞,另对一些指标内容进行了调整,提高了指标分析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本书是笔者在安阳师范学院承担的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河南省物联网产业专利数据挖掘与企业技术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6GGJS-123)的支持下,对近年来在物联网产业专利情报研究方面取得的一些成果进行的梳理和总结。物联网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兴产业,也是典型的专利密集型产业。本研究对物联网产业进行技术分解
本书认为当前专利信息分析所面临的4种挑战,即当前在源数据、数据架构、网络表示方法、分析方法上的不足限制了专利信息分析在解决实际分析情景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而提出可以采用多视角观察获得对复杂专利信息的多关系网络,并将这些关系网络进行有机融合实现对专利网络结构的深层分析。该方法由3个阶段构成,即针对复杂专利数据的多视角观
一、《2018京津冀科技统计年鉴》在天津市科学技术局、河北省科学技术厅指导下,由天津市科技统计与发展研究中心、河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共同编辑制作,主要反映了京津冀的科技活动情况,收录了三省(市)、有关地区和部门2011—2016年的科技统计数据。二、年鉴分为15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反映京津冀科技活动综合统计资料,数据来
本书采用了“政策树”这种比较形象方式来表达中国科技政策的演化历程。这棵树从无到有、从孱弱到繁盛,都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经济和中华文化的沃土,可以预见的未来,它将会更加枝繁叶茂。过去,不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就无法深刻理解中国的科技政策。未来,不了解中国的科技创新政策,就无法充分预见和把握中国的经济走向。
2014年启动的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构建了创新研究院、卓越创新中心、大科学研究中心、特色研究所4类创新单元。5年来,新型院所治理结构已臻成型,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创新管理体系及其效能初绽锋芒。本书聚焦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研究所分类改革,以纪实性深度文章形式,对四类机构改革5周年的成就进行了展示、经验汇编。附录部
本书是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2013FY110900):"科技基础性工作数据资料集成与规范化整编"的重要成果。主要对1999年以来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立项项目进行总结分析、项目产生的各类数据资料进行系统总结与分析(类型、要素内容、时空范围),对基础性工作涉及的学科领域发展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技基础性工作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