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了年过半百的罗维孝十余年的骑行经历。从雅安到青藏高原,从青藏高原到祖国各地,最后独闯异国他乡到达法国艾斯佩莱特市。一路上骑士罗维孝用自行车轮丈量着世界,用“骑士精神”感动着世人。作者从旁观者的角度记录这一切,用最真实的报告记录一个最真实的“骑士”。
本书通过走村串寨实地调研和采访,选编了40个扶贫案例,讲述了保宁扶贫一线的真实事迹,是发生在扶贫一线的帮扶人、带头人、扶贫企业与贫困户之间的以及贫困户自身的扶贫故事。
本书收集了纽约州立大学提供150名奖学金支持来自汶川地震灾区重灾区家庭的大学生赴美学习一年学成归来,在各行业工作岗位上奋斗的事迹,促进中美人文和教育交流。
本书分为文字报道、图片报道和融合报道三个栏目,收录了《习近平:新时代的领路人》《中国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3岁的等待与33岁的归途》《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影像记》《红色追寻·重走井冈路》《生死线上的青春绽放》等文章。
30多年前,部队在修筑天山独库公路时,遭遇大雪封山,上级派班长郑林书、新兵陈俊贵等四名战士送信求援。他们带着20个馒头,在冰天雪地里爬行了三天三夜,生命遭到极大威胁。班长郑林书将后一个馒头让给了新兵陈俊贵,陈俊贵因此活了下来,而班长郑林书和副班长罗强英勇牺牲,陈俊贵腿部冻残,另一名战士陈卫星脚头被冻掉。陈俊贵复员回家后
《传承者的牧歌·历史文化卷》向世界传播中国,讲述中国故事,是中国之声成立以来的追求和担当。本书从市井人物到名家大家、从教育变革到饮食文化、从文化生态到世界遗产,多元记载了当代中国历史文化领域的发现、嬗变和创新。无论是口述实录还是实地踏访,无论是镜头一瞬还是穷究思辨,作者都用浓郁的文化情怀和历史眼光,以保卫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八十年代的文坛兴起了很多文学流派及思潮,包括朦胧诗派、伤痕文学等,小说、报告文学大放异彩,是中国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章。很多优秀的作品都是先发表于杂志,而后出版。罗达成的这本书,为我们细细梳理了报告文学在八十年代的发展脉络,堪称报告文学80-90年代的断代史。作者用翔实的资料为我们讲述与一些有名
这本书是重度抑郁症患者左灯对自己经历过的抗抑郁过程的全程直播。 2017年9月下旬,由于某些原因的触动,左灯的抑郁症被诱发。在经历了病发、怀疑、确诊、病重、自杀、送医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事件以后,左灯被送进精神病院,可谓踏上了人生新征程。 在这本书中,左灯记录了自己在精神病院经历的一切。通过她的文字,我们可以切肤体
作者以张家界土家、白、苗、蒙古、高山等15个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习俗为题材,展示了张家界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让读者体略到另一种震撼人心的民族地域风情,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张家界民俗民风,给世界亮丽的色彩,给世界闪亮的风采。作者是湖南省优秀的少数民族作家,他以独特的视觉,多彩的文笔,和深沉的思考,给张家界民俗以新的生命和
他们是画家、设计师、乐队主唱、演员、导演、心理学家、赛车手、拳击手……他们来自世界各地;他们来到北京,有的作短暂停留,有的在这里定居,有的为中国梦而努力,有的为是否回到故乡而挣扎……本书通过对25位生活在北京的外国人的采访,反映了他们在中国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及喜怒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