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的逐步和平崛起,作为一个国际舞台上的新兴发展中大国,中国正在步入一个承受着诸多压力中寻求发展的新环境,面对来自各方面的误解、偏见和疑虑。在这一进程中,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的建构需要公共外交的参与。公共外交在中国和平崛起道路上能起到独特效应,是增强国家软实力和提升国家形象、在国际社会构建信任与和平的重
首脑外交是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直接出面以多种方式参与和处理对外事务的外交方式。作为当今中国外交中最活跃的外交形式之一,首脑外交在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了中非关系的务实发展。本书以首脑外交为视角,系统地论述了中非关系的演进,中国对非外交新理念、新特点等,并分析了中非关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本
美国的艺伎盟友:重新想象敌国日本
2002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在圣彼得堡举行第二次峰会,6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宪章》。《上合组织宪章》规定了该组织的宗旨和任务、原则、合作方向等事项。本书收录了该《宪章》的汉文、俄文、英文、法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六种版本。并请现任上合组织秘书长阿利莫夫以及外交部相关领导作序,将各国元首当年签署文件的影印件作
本书以商务助理为主线,围绕对外交往中的各个基本环节,主要内容包括:制订日程安排、机场迎宾、住宿与接待、宴会、电话咨询、商务拜访、商务会议、商务谈判、签订合同、观光娱乐、购物、送行等。
本书共四章,内容包括:“对外开放”和“韬光养晦”——中国外交的“大转折”(1978~1989);“走出去”和“负责任”——中国外交的“大突破”(1989~2002);“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国外交的“大发展”(2002~2012);“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2012年至今)。
本书内容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国际格局演变与中国的战略角色、大国竞合与中国的战略应对、中国外交与南南合作、全球治理转型与中国的贡献、“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旨在从多元理论和不同视角出发,探讨近年来世界秩序演变的方向、特点和趋势以及世界秩序转型进程中中国所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
《朝鲜核问题经纬》一书以20世纪90年代朝鲜*次核危机爆发为切入点,梳理朝鲜核问题的由来和发展,以及拥核自保演变成朝鲜国家战略的历史脉络,阐述各相关国家不同时期政策主张及国家间关系。回顾朝鲜核问题解决过程中出现的进展与波折,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未来解决朝鲜核问题以及维护半岛和东北亚和平与稳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国际安全研究》是国际关系学院组织编撰的英文半年集刊。陶坚主编的《国际安全研究(2018年第1辑)(英文版)》为2018年第1期,共收录了9篇文章,主要偏重国际安全理论研究。
《风月同天中国与东亚/中国文化二十四品》介绍中国古代与东亚及东南亚的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介绍中国文化对东亚文明的影响。“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公元八世纪日本圣德太子的话,呼唤起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东渡传法的信心。从汉至唐,东亚各国分享中国的文化成果,并各自奉献出智慧,逐渐共同建构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文化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