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发微》系钟泰先生晚年最重要的著作,为其毕生研治庄学的结晶。在早年著作《中国哲学史》中,钟泰认为庄子“学贯孔、老二家”,而在《庄子发微》中则认为自己此前仍旧“不免影响之见”,最终确立庄子之学根本孔子,为孔门颜子一脉正传。庄学源远流长,派别繁多,有以道解庄者如褚伯秀《义海纂微》,有以儒解庄者如宣颖《南华经解》,有以佛
《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孟子》七篇,共二百六十章,主要记载孟子的言论和活动。孟子发扬了春秋时期出现的“民本”思想,认为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必须坚持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其文章雄辩
本书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论语》《大学》《中庸》三篇为古典文本,对儒学思想进行新时代、新文明视野下的认知、解读与重构。内容包括三部分:《论语》《大学》《中庸》的原文;原文的部分注释及全文的重新释义;评唱部分,综合运用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包括政治学、社会学、宗教学、心理学、法律学、神话学、哲学等),将“儒学”置于现代社
本书源于作者对“论语讲读”课程的教学实践,以专题的形式对《论语》做出通俗易懂的分析和解读。全书共分两部分:一是专题编,围绕仁义、礼乐、孝悌、君子、修身等主题,对《论语》进行深入探究,挖掘其中的精髓要义,结合现实生活,给学生以切实有益的引导,每讲以歌词作结,独具新意;二是书信编,以书信形式与学生交流学习《论语》的意义、
本书是一部《孟子》的学习心得。“亚圣”之道虽然历经两千多年,但丝毫也不影响它对今人思维方式、道德修养、为人处世、治国理政的巨大思想价值。作者联系当今社会现实及自身实际,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摘读原文”、“随笔”和“以经注经”等方式,从保民而王、选贤任能、义利分明、人性本善、修身养性、浩然正气、孝治天下
本书为本科生系统学习儒家思想的通识教材。按照孔子“天人合一,内圣外王”的思想体系对《论语》条文分别按前言(孔子生平、思想及其影响)、天人之道、仁义之道、修己之道、亲友之道、处世之道、为政之道、教育之道、文艺之道等章目进行了全本重编,以便学生对孔子思想能够进行系统地学习与把握。为此,在前言中对孔子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总的概括
《庄子》讲述的是庄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周梦蝶”的故事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他的代表作《庄子》充满了浪漫而奇特的想象力,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本书讲述的是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认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的学者之一。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体系以“仁”和“礼”为核心,影响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文化,被尊为“万世师表”。
书香传家四季色周易(一函二册 线装竖版机宣能看懂的繁体字 楼宇烈毛佩琦王守常学者推荐)
本书共十五讲,内容包括:老子传道、究竟何为道、道德信仰、智慧与阴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无为无不为、无中生有、如何生活、如何养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