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的《唐诗选讲释》原刊于宽政二年(1790),文化十年(1813)孟春又经日本嵩山房根据千叶玄之口述并参考中日诸家注解整理编集而成。全书共七册,按体分列。
本书精选了三部学术质量高且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古代唐诗评选本进行点校整理或翻译校勘:《唐诗绝句解》《唐诗通解》《通俗唐诗解》。
本书手里的《唐诗句解》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唐诗训解》在注释中的问题,呼应了彼时《唐诗选》接受、研究的时代风气,推动了唐诗学在日本的发展,对考察唐诗的跨文化传播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书收录的《唐诗正声笺注》是对高棅任职翰林时编成的一部唐诗选本《唐诗正声》进行笺注,其编选唐人所作,得声律纯正者凡九百二十九首,分为二十二卷。
本书具体阐述了清代道士的诗歌创作、刘一明的宗教实践与文学创作、清代文人的游仙诗词创作、清代道情的发展与流变、清代宝卷、小说与全真祖师的传记书写、道教诗歌总集《道家诗纪》的编纂、清代《西游记》的道教评点、具体章节的阐述揭示了出清代文学集大成之特点,通过文献整理和个案研究,其学术价值更加凸显出来。本书重点探究清代道教所催生
《海子六讲》是张清华为纪念海子逝世三十周年所作的一个系列文章。作者分别从海子创作的背景、海子诗歌的精神现象学特征、海子诗歌的母体与美学根基、海子诗歌中的感性与身体、海子的文化写作与元写作等六个方面对海子的诗歌创作进行了梳理,尤其对海子诗歌中的意象与西方哲学的深层关系作了深入探究,这有助于读者把海子的创作与西方世界的精神
全书分上下篇。上篇为《诗经》五讲,分涉55个主题;下篇为《诗经》选读,注释精读《诗经》中的42首作品。 张炜先生以诗人的敏锐之心、曼妙之笔,用带着露珠与泥土芬芳的文字构筑起一场盛大的原野盛宴,带我们漫步于先秦中国的厅堂与乡野,身临其境般感受着《诗经》中一首首歌咏吟唱的现场:那是一个广袤而活泼的万物生长的世界,有丰富繁茂
本书为沈祖棻赏析唐人七绝的经典名作。作者诗词创作经验既丰,复开设唐人七绝诗相关课程多年,此书是其厚积薄发之作,在遗稿基础上由程千帆整理而成。作者缕述七绝源流,爬罗剔抉,拈出八十余首具代表性的唐人七绝,深入讲解其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并在每首之下系入主题或创作手法相似的诗作,评骘高下,细论得失,剖析透辟,由此可概览唐代风格
与中国古代诗歌、小说、戏曲在域外的译介与传播相比,中国古代散文的域外译介较少系统研究。本书在以法语为载体的文化系统中,考察中国古代散文1919—2019年间在法国的范畴界定、文本选择、接受阐释和传播效果等基本情况,分析复杂译介与传播现象之间的关系,探究百年间其译介与传播的历史脉络、功能特征和运作机制,以及从政治到审美、
家喻户晓的《西游记》历来被人们作为经典娱乐欣赏,有谁解其中的深刻寓意?有谁能从中领悟人生的智慧和管理的谋略?请听本书作者娓娓道来。本书以管理学、社会科学的视角,对《西游记》进行了解读。上篇讲述孙悟空的心路历程,认为孙悟空的心理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无性阶段;生性和任性的阶段;从五行山下出来,悟空经历了一个收性的阶段;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