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村为江油市二郎庙镇所辖的一个行政村,历史悠久。2013年同时入选全国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二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该本村志全面、客观、系统记述了青林村的历史变迁、风土人情、改革开放成果,为更好地留住乡音、乡貌,传承和抢救乡土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爱乡情怀提供了参考,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为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鸡喇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东南郊,共有8个村民小组,全村340户,742人。鸡喇文明史较渊远,大龙潭畔的龙山南麓——鲤鱼嘴史前文化遗址,见证了距今2.0-0.5万年的旧石器晚期、过渡期和新石器3个不同时代的文化。九头山汉墓的文物出土,为探究中原文化在柳州的传播和汉代柳州经济的状况,提供了重要依据。该书主要记
《昭通风物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着力挖掘整理昭通境内风物,以昭通境内现存风物为主,对一些已经消失或不再使用的风物,但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也作辑录,旨在保护和弘扬
石窝村“人因石而聚,村因石而成”。元代,此地石材被大规模开采,留下了巨大的采石坑,称为大石窝。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后,为营建紫禁城,调集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等地工匠到此采石。石窝村因石而兴,石料开采、加工、雕刻历史悠久。战国时期,燕国就已开采利用,有“燕石如玉”之美称。本书上限追溯至村落发端,下限截至201
本项目是“浙江文史记忆”丛书中的一卷,分十一个设区市,全面阐述了浙江各地的重大文明进程、重大思想文化成果、重要历史文化现象,呈现了自河姆渡时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属于浙江的“文史记忆”。本书突出总体性,展示了数千年来浙江历史文化的总貌,完整阐述了浙江在文史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和人文精髓,明晰浙江文化的形态
《浙江文史记忆·丽水卷》从历史人文角度,以丽水历史上的重大文明进程、重大思想文化成果、重要文化名人为主要线索,简要介绍自“万年处州”文化之源即陇东文化与好川文化至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间的重要“文史记忆”,比较系统地展示丽水9县(区、市)的历史文化风貌和地方历史文化总体特征,突出阐述丽水在文史哲、科学、
“浙江文史记忆”丛书之一。书稿以时间为序,以永嘉县的重大文明进程、重大思想文化成果、重要历史文化名人为主线,用生动优美的语言阐述了自河姆渡时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属于永嘉县的“文史记忆”,为广大读者群体展示了数千年来永嘉县的历史文化总貌,完整阐述了永嘉县在文史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和人文精髓,同时明晰当地文
本书为“浙江文史记忆”丛书之一。书稿以时间为序,以温州泰顺的重大文明进程、重大思想文化成果、重要历史文化名人为主线,以优美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阐述了自新石器时代至今属于泰顺的“文史记忆”。本书突出总体性,展示了当地历史文化的总貌,较为完整地阐述了当地在文史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和人文精髓,明晰当地的文化的形态
“浙江文史记忆”丛书之一。书稿以时间为序,以丽水市缙云县的重大文明进程、重大思想文化成果、重要历史文化名人为主线,以优美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阐述了自史前时代至新中国成立后属于缙云的“文史记忆”。本书突出总体性,展示了缙云县历史文化的总貌,完整阐述了缙云县在文史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和人文精髓,明晰丽水市缙云县
“浙江文史记忆”丛书之一。书稿以时间为序,以丽水市莲都区的重大文明进程、重大思想文化成果、重要历史文化名人为主线,用生动优美的语言阐述了自河姆渡时期至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间属于丽水市莲都区的“文史记忆”,为广大读者群体展示了数千年来丽水市莲都区的历史文化总貌,完整阐述了丽水市莲都区在文史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