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生态资源与环境一体化建设》共四篇十五章。*篇为湾区基础篇,共3章,论述粤港澳大湾区地理状况、生态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第二篇为生态资源篇,共5章,以遥感技术为手段,建立粤港澳大湾区资源分类体系,利用转移矩阵的方法分析粤港澳大湾区1979-2016年资源变化特征,使用景观指数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生
本书系统梳理了环境保护的主要法律法规、规划、标准、制度与措施、影响评价、监测、经济政策、信息公开、公众参与、靠前合作等内容,力求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地阐述环境管理的有关基础知识。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典型案例汇编》收集了15个区县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典型先进事例,将其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建设工作的思路、举措、发展方式及治理经验,图文并茂地展现出来,通过这些鲜活的案例,充分体现出保护生态环境不仅关乎国家整体利益,而且与地方自身利益紧密相
本书分为三章,内容包括:生态文明的前世和演变、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生态文明的内容和建设。
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强调以区域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关联性为基点,从区域一体化重构视角,以新区域主义论、协同论等理论为基础搭建分析框架,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作为研究范式,跟踪分析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生态环境协同保护问题,探索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依据和目标,多角度、多层面、系
本书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创新环保监管方式,在宝安区现污染源企业中全面推进“环保主任”试点工作,逐步建立由环保主任承担企业内部的环保管理职能,全面落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的新型监管模式,建立“沟通互信、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和谐发展”的新型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使
本书由甘肃省政府参事室、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共同组织编撰,深入分析了2018年甘肃省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结合甘肃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实践,制定了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考核评价模型,对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安全等级指数、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对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区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评
2016年*总书记考察青海时指出要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并强调青海*的价值在生态、*的潜力在生态、*的责任也在生态。在市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上,市委提出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幸福西宁战略目标。两年以来,西宁市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长坐标,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
本书为我社改革开放研究丛书(1978~2018)中的一本,为潘家华等著《中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1978~2018)》。内容涉及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污染与控制、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城市化、生态文明建设、可再生能源发展、环境红线、污染控制、循环经济、绿色消费与环境文化、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等方面。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新时代的特征和实践的新要求,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就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决策部署,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发〔2015〕25号),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