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所选《四书》原文做了颇为详细的注释和尽量平易的翻译,将《四书》文本全部打通,按内容分门别类、重新组合,解诀“不好用”的困难,拉近先哲与今人的距离。
这是一本由芒果哥哥、李黄华创作的经典国学故事。本书选取了《墨子》中20多个最适合孩子理解的墨家理论,并通过墨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故事,帮助孩子理解墨家思想中“兼爱”“非攻”“非乐”等理论,精妙故事讲述+精彩内涵解读,让孩子在积累知识的同时启蒙思想,启迪思维。另外,本书在每个故事的末尾还设置了“读一读,想一想”环节,让孩子在
本书是一部以中国古典名著《论语》为题材撰写的《论语》人物故事集。作者精选《论语》一书中孔子以外出现频次最高的十五位人物--仲由、端木赐、颜回、卜商、颛孙师、冉求、曾参、言偃、冉雍、樊须、宰予、闵损、公西赤、有若、冉耕,用通俗、明快的现代汉语,讲述他们在与老师孔子,与自己的同学及弟子学习、生活、传道、工作等的重要故事,论
金代是北方草原民族建立的政权,也是与宋代对峙的时代,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其思想文化的构建受宋儒影响颇深,形成了金代的儒学思想。本书全面考察金代的儒学成果,对金代著名的儒士及其作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力求为中国儒学发展史补充一些不该遗失的内容。
本书由哲学大家张祥龙教授的讲课内容整理而成,此次作为“张祥龙文集”之一出版。作者从现象学的角度讲述了儒家心学的发展历程。在本书中,作者将儒家心学的源头推至古代印度,将古代印度的心学思想与宋明心学对照讲解,细解心学概念的源头及含义。宋明心学是中国哲学史的高峰,作者在现象学的视域下,为读者重现了心学的起源、发展、顶峰。本书
本书由哲学大家张祥龙教授的讲课内容整理而成,此次作为“张祥龙文集”之一出版。本书主要讨论了从秦汉起头的儒家哲理在重大历史阶段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以及儒家如何应对它们。全书分两个部分,一是秦汉,二是佛家传入和宋代儒学。秦汉部分首先讨论秦王朝统一天下和迅速覆灭的哲理含义,其与法家有莫大的干系。之后探讨儒家在西汉为什么能取得“
本书由哲学大家张祥龙教授的讲课内容整理而成,此次作为“张祥龙文集”之一出版。作者从现象学的角度讲述了先秦时期儒家哲学的发展历程。区别余以往思想史以人为思想传承线索的解读方式,作者选取先秦儒家经典《春秋》《大学》《中庸》《孟子》《荀子》,梳理了儒学思想在先秦时期的传播脉络,剖析了儒家思想精髓如何通过典籍继承与发展。本书的
本书是张祥龙教授四卷本中国儒家思想史著作的第一册,全书分为三篇九讲,共二十余万字,介绍和阐述了孔子思想的发端、发展和核心要义。该书依据现象学方法,以实际生活经验为源头,深入探究儒家思想创始者孔子的思想的独特起源和生动内涵,提出了一种既不同于中国古典解释传统,也不同于以西方哲学解剖分析先秦思想的新思路。该书不仅在研究视角
无为的能量——《老子》哲学40讲
本书为中国古代哲学典籍。本称《易》,儒家尊为《易经》。是一部上古占筮用书。书分经、传两部分。经包括64卦卦辞和386爻辞;传是阐述《周易》经文的专著,共7部分计10篇。魏时,王弼将《彖》《象》按64卦拆开,分别配于每卦的卦辞与爻辞之后,又将《文言》拆开,附于《乾》《坤》二卦之后,成为今本《周易》之形式。本版《周易》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