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荷花沁文韵》由孙犁研究者张莉执笔,书写了孙犁这位文学大师与天津有关的不同侧面,孙犁身上既有中国传统文人之气节,也有新时代革命家之气魄,人生经历值得书写和记录。本书着重挖掘孙犁与天津的渊源,以其为人、为文的故事为主线,还原孙犁作为作家、编辑家、文坛前辈、父亲等多重形象,对他流传后世的精神价值进行挖掘,丰富天津的文
《曹禺:雷雨涤旧世》以曹禺的人生经历为核心,讲述了这位驰名中外的杰出戏剧家与天津的渊源。曹禺出生在天津,在天津生活求学的经历促使他走上了戏剧的道路,可以说曹禺是从天津、从南开学校走向世界的一位杰出艺术家。本书讲述了他戏剧艺术萌生、发展、辉煌不同时期的人生剪影,以天津的曹禺剧院、曹禺故居、南开中学三座重要建筑串联起曹禺在
本书精选了从先秦时期到晚清时期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通过叙述这些人的卓越贡献,展现他们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本书在原书的基础上增补了相关堰工,对相关问题和人物进行了重新考证,共收集了自开明至清末共100位对开凿和维护都江堰水利工程作出重要贡献的有功人物,并为之作传传世,使灌区受益人民记其功德,同时对原书进行整理和注释,部分序文还进行了翻译,以便读者阅读和使用。
本书分青少年时期、走出家门、探索革命路、开始为党工作、风云际会的五年、献身中央苏区六部分,内容包括:诞生杓子冲;启蒙于私塾;乡间“穷秀才”;云山任教;继续求学;在楚怡学校;参与创建新民学会;参加驱张运动;接受与传播马克思主义;积极参与改造湖南;湖南建党;为培养革命干部办学;开展工人运动;推动湖南实现国共合作等。
本书凸显了杨嘉墀院士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涵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不仅鲜活展示了他学术生涯中极富个性化的印记,更真实记录了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历程的艰辛与辉煌。
本书为2020-2022年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的采访实录,以每位获奖者的成长经历、奋斗故事,对于科学、研究与人生的思考为主轴,同青少年读者、科研工作者展开一次穿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谈”,进行一场伟大而深刻的精神探索,用获奖者的科学精神和专注的工作态度激励、启迪年轻一代,为中华民族创造力的喷涌奠定坚实的科学思想基础。
本书内容为齐白石亲述,由其门人张次溪记录整理,配图兼顾白石老人书画作品和珍贵的生活照片、信函,并补充有张次溪撰写的回忆性文章《齐白石的一生》《回忆白石老人》等,还对本书历次出版过程进行简要梳理说明。全书完整展现白石老人一生际遇,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份珍贵的史料。
《钱学森信札录:集大成,得智慧》(全8卷),收录钱学森1934年11月至2009年10月亲笔信件5613封,以及钱学森生平简表、珍贵照片34幅、手迹12件,时间跨度长达76年,是迄今收录钱学森书信最全的出版物。本书涉及通信者1618人,通信单位272个。通信者既有国家领导人,也有普通老百姓,更多的则是科学界、学术界人士
孙犁是一位人们熟知的作家。提起他,人们就会想起他那种“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荷花淀”风格,想起文学史家称道的“荷花淀派”。由于传记作者对孙犁的生活和创作经历的深刻了解,对其作品的独到研究与艺术把握,以及作者明丽流畅的叙述笔调,这部传记给我们生动描写了孙犁的生活和创作道路,再现了这位作家在现代文坛上的独具风采,揭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