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艺术学,讲述艺术理论知识;第二个层面是艺术教育学,讲述艺术教育理论、知识和方法;第三个层面门类艺术教育,讲述门类艺术教育实施的技术和方法。这三个层面是显示一种从艺术理论到艺术教育实施、操作的走向。
本书对民国时期杭州国立艺专美术课程的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过程进行全面动态的研究,考察其美术课程的结构、内容、性质、目标、效能、特点、实施方式、学时学分、师资与生源结构等情况,对当时学校美术教育的观念诉求及实现形式进行分析,并从历时性角度考察不同观念形态的流变过程与消长成因,探讨了不同时代对中国画多元教育体系的影响。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部应届毕业生作品集,包括了中国画、油画、雕塑、书法与篆刻、陶艺设计、视觉传达等多个专业方向,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与美术设计实践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成果体现,也是研究生院美术学系与设计学系师生共同耕耘所取得的累累果实。作为研究生的毕业创作,这些作品集中展现了学子们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这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11)》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基本事实,设“时、地、人、事”四个专栏,搜集和记录2011年度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各种信息、资料;第二部分是主题记载,追踪当代艺术动向,提供专题调查报告,收录2011年度富有代表性的艺术评论文章,呈现关照中国当代艺术现状和发展的多元视角。当代艺术年鉴通过客观地记录
《当代民间艺术新论》是一部以介绍与讨论世界当代民间艺术现状、保护方式与未来发展以及相关论点的论文集,旨在通过民间艺术做民心相通的交流与互动,将中国的民间艺术向世界推广,并把各国的民间艺术介绍给中国的学者和读者,助力于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文化交流。作者主要为中国、德国、法国、伊朗、拉脱维亚等国家的著名专业学者与专家、教授。
巫鸿古代美术史论文集计划分五到六卷,收录作者1979年至今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八十余篇论文和讲稿,按照年代编排,展现了作者的三十余年的研究轨迹,打破西方研究中国古代美术的传统范式,通过探索新的观念和方法,使这个学科的内涵更为丰富和复杂。对中国古代礼仪艺术的内涵、定义及沿革做了界定,把历史研究的重点还原到古代美术品的原始
《西方艺术简史》一书,用精简的语言,通俗地讲述了西方艺术知识之精华。全书介绍了古希腊、罗马、中世纪及文艺复兴的建筑、雕刻、绘画及工艺品,以说故事的方式,结合历史、哲学、文学、地理、科学等因素,追寻西方艺术发展的脉络,图文并茂,对西方艺术知识和欣赏的普及大有裨益,是一本通俗入门的西方艺术史书。
中国美术馆是中国的国家造型艺术博物馆。1958年开始兴建,1963年由毛泽东主席题写“中国美术馆”馆额并正式开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家文化标志性建筑。中国美术馆集展览、收藏、研究、公共教育、国际交流、艺术品修复、文创产业于一体,是中国美术殿室,也是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中国美术馆》为美术馆简介及馆藏作品两部分,藏品中有
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系列:陈福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