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经典研学案例为主要内容的图书,一共包括22个经典案例,都是近年来八一馆成功举办的研学活动,主题包括“行走吧,少年!”“开学第一课”“看红色连环画绘心中真英雄”等等。这些研学活动将红色历史和实践教学有效地结合为一体,具有综合的育人价值。本书从理论上分析了研学教案的课程性质与定位,从实践层面
本书系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秦简牍古隶字形书写系统研究”的最终成果。全书在前人关于汉字形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归纳出贯通汉字整字、部件和笔画各个层面构形要素的书写系统理论,在理论层面实现了汉字书写与构形的分离。以新构建的理论体系为框架对秦简牍文字的笔画系统、部件系统和构形图式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描写和归纳,在此基础上总结制
唐帝王陵是一个巨大而艰巨的系列工程,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大唐昭陵作为中国最大的帝王陵墓,其营建时间长达13年,有陪葬墓167座,可确定墓主姓名、身份和入葬时间的有57座,故有着丰富的石刻书法资源,蕴含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对其进行考古学、艺术学、美术学、图像学、宗教学等方面的综合考察研究,是唐代书法史留给我们的
这是一部解读中国鼓文化的专著。中国鼓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和人类社会一直结伴而行,K875俗文化符号之一,传递着祖先遗留的文化信息,包含了引人入胜的神秘色彩与历史沉淀。
无锡梅里遗址时代跨度为商代晚期至春秋时期,文化因素兼具马桥文化和湖熟文化,其中还有部分中原文化因素。在对梅里古镇二期工地进行考古调查勘探时,在建筑废弃堆积中发现了商周时期的陶片,在勘探过程中又发现了零星分布的早期灰坑、灰沟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的印纹硬陶、软陶、夹砂陶和原始瓷片,主要器型有罐、豆、盘、鼎、釜等,主要纹饰有绳
这本专著从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敦煌石窟的壁画和文本等文献素材,认为敦煌石窟是中国西北丝绸之路上最着名的文化遗产之一。在书中,作者突出了存在于敦煌地区不同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价值观念,这其中有许多是关于佛教历史人物的个人旅程和成长的故事,以及这些经历之中的道德观念与教育价值,从而进一步讨论和分析这些佛教以及
全书以“汇编”部分为主体,分作“器目表”“正文”“简注”三项,以年代学分类为序对楚系青铜器铭文进行了系统性的汇编,资料丰富、编排合理,并在简注中展示出作者长期的学术研究成果,是一部全面研究楚系金文的高水平学术著作,对古文字研究、古史研究以及交叉学科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书中编制有楚系金文字表及检字索引,便于读者检索,实为
该书与2015年3月出版的《务本堂藏敦煌遗书》(1)为同一系列。该书是务本堂2013年后新得古写经,共四十九号,亦含少量山西晋南古代写经与日本古代写经。按照文物、文献状态的不同特点,本书及所附条记目录将它们著录为五十五款,具有规模可观、内容丰富、名家欣赏等特点。全书共收集敦煌遗书约730幅,主要包括敦煌遗书和部分晋南遗
本书是广东省委宣传部重点项目《红色广东丛书》中的一种,是全面梳理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的图文集。全书共分三大卷,包括《珠江三角洲卷》《沿海经济带卷》《北部生态区卷》,书中充分利用新一轮全省革命遗址普查成果,系统整理了广东全省4269个红色革命遗址,按地域分篇介绍遗址基本情况及其所反映的重要历史,并简要阐释其精神意蕴,全书彩
汤泉行宫位于何处?它的修建年代、建筑布局以及内部陈设如何?清代皇帝在此有哪些活动?在这里发生过什么历史事件?汤泉行宫的管理如何?关于汤泉行宫的很多历史疑团并未解开。大概清朝正史、方志以及清人笔记中的记载均过于简略,故迄今学界尚未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笔者经过十多年苦心爬梳清代文献和档案,拟对汤泉行宫的若干问题进行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