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侗族河歌研究(批准号:15XMZ092)成果,也是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流域文明与族群互动系列研究成果之一。本书将侗族惯有的诗意生存方式置放于河歌歌俗中进行分析,揭示河歌与人及其生活的关系,从而实现对河歌的生态审美研究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具体而言:本书首先勾勒了其他侗歌
本书以“中华民族”及其音乐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偏向于人文主义的研究取向,突出心理现象的社会特质,力图从更广阔的学科视野,更深的层次对中国人的音乐审美心理的内部结构、活动方式和外化形态等作相对全面的探讨,构建具有中华民族自身特色与个性的音乐审美心理学。全文共分八章,分别对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学的学科构建的预设、中国人音乐审美
这是一部本填补空白的学术基础研究。禅门中人关于音乐的论述,至今尚未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都未被学界引入相关论著之中。禅宗音乐美学思想是禅宗美学思想、中国汉传佛教音乐美学思想、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美学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但至今,对它的文献发掘、整理,还未起步,对它进行理论研究,还十分薄弱。
清商乐与清商曲辞论集
人类为什么需要音乐?音乐从何而来?作曲家如何捕捉乐思,写就令人感动的作品?运用何种音乐语言呈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和宇宙观?交响乐团如何将作曲家呈现在乐谱上的乐思奏响?在怎样的时刻,乐音*终成了打动人心的音乐?久石让,作为一名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严肃思考、真诚书写,将这一册在繁忙作曲、指挥、演出空隙中写就的音乐手
本书是将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音乐游戏内容进行可视化开发,形成的一本有 文字、有图、有二维码视频的实用图书。书中包括8个分类100个游戏,既有节奏、 律动、指挥、音符与音乐记号等与音乐学科相关的知识类游戏,也有开发学生创造 力的情境表演类游戏,还有让学生释放天性的身体感受类游戏,另外还加入了声势 类游戏。如果您对某一个游戏
本书选择了20世纪以来在中国不同历史阶段创作的并以爱国主义为表现题材的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结合每部作品产生的特定时代语境,通过对作品内容及相关创作手法的解析与阐述,力图使这些在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广泛且深刻影响的音乐作品凸显出其在当下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的积极且现实的意义。
当今,我国音乐艺术院校所教授的中国音乐史课程有几个不同的层次。一、全国11所独立建制的音乐学院中音乐学系所教授的中国音乐史课程,其主要是培养音乐学人才,被视为专业必修课之一,要求教师在讲述音乐史时,必须阐述这些史实的史料依据与出处,让学生了解与思考其深层的理论问题。二、为独立建制音乐学院里除音乐学系之外的其他系的学生,
《钦定曲谱(套装全二册)》由清王奕清等撰。是编详列宫调,首卷载诸家论说及九宫谱定论,一卷至四卷为北曲,五卷至十二卷为南曲,而以失宫犯调诸曲附于末卷。谱中分注孰为句孰为韵,又每字并注四声于旁,其入声字或宜作平作上作去者,亦皆详注。一展卷而可得妆声归韵之法。其所采辞章并于诸家传奇中择其语意雅驯者,而于旧谱讹字间附考订于后。
《中华古籍经典荟要》中古乐书为乐律著作,为清代应伪谦撰,二卷成书于1678年。上卷论述律吕,大致以宋儒蔡元定之说为指归;下卷论述雅乐器,按八音分类,并有附图。商务印书馆《四库全书珍本丛书》影印本中有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