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式国,宇石果。生于1896年,卒于1998年,享年102岁,其穷毕生精力精研中医学及针灸学。《高式国针灸穴名解》内容从督脉开始到肝经止,对十四经三百六十个穴位的命名进行了解释,并对各穴位的作用和证治也做了说明。《高式国针灸穴名解》综合古代各方面知识,揣度古人对腧穴命名时的构思而撰成。穴名解释有的根据典籍记载,有的根据
本教材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分上、下两篇,总论论及课程的性质与范围。各论按照“七大学说”,以及其他学说,分八章重点选择了学说特点突出、理论造诣较深、学术观点新颖、临证经验丰富、对中医学发展起到巨大推进或促进作用的著名医家25人。
本书以《黄帝内经》中医养生方法为切入点而展开,图文并茂,结合现代医学科学的保健养生的观点方法,介绍不同时间跨度的养生指导意见。一天的养生,以12个时辰展开论述,介绍各时段的生理生活规律、起居饮食、防病宜适等中医养生特点及要求。
本书内容包括: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等。
本书共分为11章,内容包括绪论、阴阳五行、藏象、经络、体质、病因、病机、养生防治康复、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等。
《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组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大约成书于战国至西汉时期,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始终指导着祖国医学的发展,直到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素问》共24卷,81篇,所论内容十分丰富,包括阴阳五行、脏象气血、腧穴针道、病因病机、诊法
天佑中华,赐我中医。三皇肇始,五帝开基。千年传承,护佑苍生;世代坚守,保民健康。大医国风,乾坤浩荡!医魂仁心,山高水长!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也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先行者!当今时代,中医遇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时机,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生死存亡的危机。如果我们还不能把握机遇,还不能赢得挑战、战胜危机,
本书尝试以“以中西文化相互映射”和“中国传统文化融贯观照”相结合的方法,从中国逻辑史的研究视角出发,探察和总结《黄帝内经》理论构建所应用的推类、归纳、演绎、比较、分析与综合等多种推理论说方法,呈现其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融贯并存的方法论特征,揭示其科学本质与文化内涵兼容并蓄的理论特色,为中医药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提供认识论和
本书稿以人体十四经络为线索,收录28幅古今高清挂图,分别含现代真人照片经络穴位图14幅、古代经络图14幅。现代真人照片经络穴位图采用标准穴位名称与英文标准代码对照标注,并配有十二时辰养生法;古代经络图为仿明经络图,收录《黄帝内经》描述经络循行的古籍原文。另附的《经络穴位使用图解》详述了人体各经穴循行、定位、主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