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解读中国经济的经典之作,以中国经济的真实轨迹为叙述主轴,系统地回顾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并探讨其原因与解决问题的办法。 新版除了对数据资料做大幅更新,还分析了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产生和加速演进的原因,聚焦于未来中国应如何保持定力,以成功驾驭百年变局,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
本书是教育部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分中心文明互鉴与“一带一路”研究中心项目“轨道交通发展对‘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经济发展研究——以东盟十国为例”(WMHJTF2022A02)的研究成果。泛亚铁路是连接欧亚大陆铁路网的统称,于1960年由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ESCAP)策划。本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国家粮食安全总体有保障。然而,随着我国自然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趋紧,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升级带动粮食需求持续增长,粮食供求紧平衡态势将长期存在,对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不能有丝毫放松。同时,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票赋差别较大,统筹区域发展一直都是一个重大问题。学术界对于区域协
针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农民合作社如何驱动生态产业发展的科学问题和科技需求,在能够代表我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总体结构的贵州省,分别选取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及施秉喀斯特作为研究区。在2018—2022年,对3个研究区涉及的共计143个农民合作社及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并选取8个案例合作社开展系统调研与访谈,基于
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是适应当今全球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必经之路,也是打造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模式的关键方向。本书基于黄河流域严峻的生态保护形势和发展瓶颈,通过构建黄河流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统计测度体系,系统评价2010年以来黄河流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现状,深度剖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并结合时空演化特征
中国减贫与发展经验国际分享系列旨在讲好中国减贫故事,向国际社会分享中国减贫经验,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减贫与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经验。该系列聚焦中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经验做法,基于国际视角梳理形成中国减贫经验分享的知识产品。脱贫攻坚战圆满决胜收官后,中国“三农”工作的重心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中国发展报告2024》记录了2023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所形成的思想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并收录了《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有效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对中国未来产业发展的认识》和《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趋势和影响》《准确认识数据的经济特性》《完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双碳”进程》等五项重要研究成果
本书旨在以案例为载体,推广分享国内外减贫的成功实践。案例来自中国政府部门、企业、个人等,涉及旅游扶贫、金融扶贫、特殊群体扶贫、就业扶贫、创业扶贫等多个领域,也有案例来自世界粮食计划署、国际农发基金、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案例涉及巴基斯坦、巴西、菲律宾、哥伦比亚、加纳、柬埔寨、喀麦隆
本书是技术转移服务从业人员培训系列教材中的主干课程教材。分别阐述了技术转移的目标价值、价值链,技术贸易与技术服务贸易、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服务业态与规范,知识产权保护与运营,技术价值评估,技术转移数字化平台、产学研联盟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