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世界公认的中国现代哲学家,治中国哲学史迄今无出其右。《冯友兰读书与做人/大师读书与做人》精选了其对极具代表性的思想流派和人之性情进行的详尽而深刻的解读。在哲学思想方面,冯友兰对孔子、孟子、庄子、韩非子等大家,在肯定他们所做贡献的同时也对他们的不足提出疑问和批评,最后结合当代实际情况,给出更加合理的思想方法。《冯
《十力语要初续》沿十力语要旧例,辑录书札、论文、杂文等总计四十二篇,是了解熊十力学术思想和生平的极其重要的文献。基本上反映出抗战胜利之后,熊十力在北平、杭州、广州等地的学术思想与活动,其中主要是围绕《新唯识论》作出阐释和发挥。一方面提要钩玄,另一方面继续论战。
方东美(1899~1977),安徽桐城人。中国哲学家,现代新儒学代表人物。1921年赴美留学,先后在东南大学、中央政治学校、中央大学等校任教。他创建了以内在超出形上学为特征的旁通统贯、生生不已的生命本体哲学,以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价值为学术主旨,把原始儒家、原始道家、大乘佛学、新儒学看成中国哲学的四大传统。方东美认为,现
本书分为三部分:专题论文是著者根据以问题为中心的思路,对当代重要学术现象、重要学术争鸣、重要学术成果等所进行的多种专题研究;学术评论主要是著者对近些年学术界出现的不正之风、不端行为乃至学术腐败等进行的分析和研究,同时也有对学术界正面现象的肯定和评论;学人访谈是著者对当代著名学人陈平原、温儒敏、叶朗、王一川、王岳川、熊元
《中庸》是一部蕴含丰富处事哲理的传世经典。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当中最核心的部分之一,其所提出的行为目标是知行合一,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南怀瑾先生深谙中庸妙义,对中庸之道有过深入研究和精到阐述。本书立足南怀瑾先生的中庸思想,联系生活实际,从当下的为人处事、经营管理、修养教化、自我教育、思辨哲学等方面入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
《现代之后的儒学》是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陈鹏先生的一部力作。此书第一部分为对冯友兰新理学的研究,也是最见功力的部分,可以说是全书的精华。这部分一共八篇文章,对冯友兰新理学的方法、内容、哲学观、文化观及对儒学的创造性贡献都作了精深的探讨,作者认为,冯友兰新理学可以说是一种“分析的”现代儒学,即以一种分析的精神和方法来阐明和转
本书所辑梁漱溟、熊十力、唐君毅、徐复观、牟宗三五位国学大师的文章,自述其青少年时代怀乡忆亲、读书做人的经验,行文浅易清晰,内容亲切感人。五位大师出身贫寒,目睹近代中国的激荡与变迁,自觉奋发向上,探索学问,一路走来,成就了非凡的学问和人格,留名于中国文化史。回望大师们的人生轨迹,其青少年时代意志之坚强,读书之勤勉,心怀之
马一浮(1883-1967),四川成都人,二十世纪中国的学术大师、一代儒宗。他的学问思想出入儒佛,圆融通达,与熊十力、梁漱溟等人共同建立起现代新儒学。他是现代学术界的奇人,不求闻达,潜心修学,蔡元培邀请他任北大文科学长,他以“古闻来学,未闻往教”辞之,但自己却在四川创办复性书院,培养儒学人才,这在现代中国教育史来说,实
《大家精要:贺麟》介绍了贺麟(1902~1992),四川金堂人,中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哲学翻译和研究专家、教育家,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新心学”思想体系创立者。贺麟学贯中西,一生翻译了大量西方哲学著作,同时把陆王心学与新黑格尔主义进行融合、对比,对陆王心学作出了新阐释。他认为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应从哲学化、宗
唐君毅,新儒学八大家之一。《唐君毅/大家精要》解析了其以道德性的“心之本体”范畴,创构的一个庞大的“生命三向与心灵九境”体系,讲述了其与钱穆共同创办香港新亚书院的经历,又解读了其所执笔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宣言,便于读者跟随这位“文化意识宇宙中之巨人”,感悟花果飘零时中国文化灵根的重新自植,从而坚守民族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