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法学论坛(第12卷)》主要内容包括:论行政法规范的扩张、法理视阈下的明刑弼教、除斥期间若干问题研究、论物权法意义上的公共利益、论采矿权、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限制制度研究、检察业务的一般理论、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之关系研究、国际货币制度改革:回顾与展望、重新审视黄金条款等。
《法学方法论教程(创新思维法学教材)》(作者张斌峰)着力于精阐当代法学方法论尤其是法律方法的基本原理,本书在吸收、消化和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整合和构建当代法学方法论研究的新范式、新知识和新成果;尝试把语用学方法证成当代法学方法论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学理范式,使之纵贯于法学方法论知识体系之整体,着力于推进当代法学方法论的语用学
法律和电影均是社会文化的重要领域,二者相互渗透,互为阵地。 法律以其特有的方式简化了世界,而电影则还原了法律得以生长和发挥作用的现实生活,架构情节与 细节,补足伦理与情理,使人们体验和探讨法律的空间立体而鲜活,从而在感性与现实外维度上拓展了法 学教育。 本书精选了一部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法律题材电影,从剧情简介
《元照英美法词典》(缩印版)共计460万余字,收入及注释5万余词条,包含词、词组的一般法律用法,并附图表30幅、历史文献8件。“缩印版”完整保留了原版内容,并个别勘误。 词典的旨义: “本词典的编撰旨在为中国提供一部以英美法律词书为集萃的新编中文版,其收词自古洎今,尤注意英美法的发展与词典的现代化。” “本词典以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张晋藩先生任名誉院长,朱勇教授为院长,张中秋教授为常务副院长。研究院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2人,设有法律史、法律思想史、比较法文化史三个研究室和资料室、网络室、办公室等。研究院承担和完成了多项科研项目,发表了一大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影响的研究成果,如《中国法制通史
1644年出版的这本《法律与君王》是撒母耳卢瑟福最重要的著作。在此,卢瑟福完全依据圣经,从人的自卫合法性出发,彻底否定了绝对王权观和血缘继承制,阐述了一个根本的政治学问题,即人民在政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王不能代表法律,反而要顺服上帝的律法,并对人民这一权力的源头负责。人民选举了统治者,如果统治者滥用权力,人民就
《法意文丛·思想的记录:刘作翔法学演讲选》收录的17篇演讲录,是作者自1994年起先后应邀在100多所大学法学院系所作学术演讲中精选出来的,内容涉及中国法制建设中的前沿性理论和实践问题,记载了作者对中国民主法治发展问题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是作者学术经历和学术生涯的组成部分。
本辑是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系列丛书的第二十二辑。本辑包括学术专论、学术评论、检察官来稿、学术译作等部分。全书包含法理学、宪法学、民商经济法学、婚姻家庭法、人权法、诉讼程序法等法学具体学科的研究型论文。
本书是广州市法学会主办的公开出版物,每年出版4期,为中国学术期刊网收录。刊物结合当前法治建设的实践开展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探讨法学领域和司法实践中的热点难点,为推进法治建设提供法学理论支持和法律对策支持。新刑诉法实施后,对于一些新的规定,众多学者及实务工作者各有观点和看法,《法治论坛(2013年第3辑总第31辑)/广州
无论政治理论和宪法学对检察权做出何种定性描述和定位规定,它都是现代法治国家权力架构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权力,在司法审判的意义上担负着国家权力制衡的法治职能。显然,一个国家检察权的宪法地位、领导体制和职权配置问题构成了该国检察制度的重要内容。由于中西方不同国家宪政体制、国家制度、法律传统以及理论源流的差别,因而导致各国检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