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家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书根据时代的发展,围绕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色,对公共管理学涉及的主要内容进行进行了全面阐述。全书分为“上篇公共管理学总论”和“下篇公共管理学专题”两大部分共11章,系统介绍了公共管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特色和发展历程,全面揭示了公共管理的内涵、管理者、供给物品、职能、运
本文的目标,就在于彰显一条极其简单的原则;无论个人还是集体,人类只有出于自卫这一目的,才能去干涉他人的行动自由。违背文明社会中任何一个人的意志,并且正当地对此人行使权力的目的,也只能是为了阻止他危害他人。任何一个人wei一应对社会负责的,就是涉及他人的那一部分行为。对于只涉及自身的那一部分,个人依法具有绝对的自主权。对
《门阙、轴线与道路:秦汉政治理想的空间表达》立足于传世典籍和出土文献,利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从个案分析入手,探讨秦汉王朝国家如何通过人为规划、设计,贯彻自身的观念和意图,从而将自然地理空间成功地塑造为政治空间、文化空间。全书详细分析了门阙等人工建筑营造的政治空间的象征意义;秦代以咸阳为中心、朐县秦东门和高阙为端点的
《政治科学研究》是由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农村研究院)主办的政治科学类专业集刊,拟每年出版2期。本刊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以带领和推动中国政治科学发展为己任。《政治科学研究2019年卷上》收录了《协商何时是民主的——一个基于中国的案例研究》《印度女性如何参与民主协商》《维合式联邦制的起源:尼泊尔、缅甸和斯里
本书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主要职能模块为逻辑框架,涉及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机构编制与职位管理、胜任素质、招募与选拔任用、教育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内容,可作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入门教程,也可作为各级各类管理者丰富人力资源知识,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学习参考资料。
全球不平等和全球贫困等问题的日益加剧引发了人们对全球正义理论的思考。本书以世界主义为视角研究全球正义理论,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全球正义的基础理论、全球正义的分析进路和全球正义的实现问题。全球正义的基础理论关注由约翰?罗尔斯的《万民法》引起的纷争以及“世界主义”这一全球正义理论的重要研究视角;全球正义理论的功利主义、契约主
本书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出发,系统地梳理了马克思有关国家的起源与历史发展、国家的本质、国家的功能、国家的消亡等问题;澄清了来自第二国际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误读与误释;分析和评价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国家资本学派对马克思国家观的解读;论证了马克思国家观的时代价值不仅在于它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变化有着深刻的解释力,而且也为我国
驱动经济良性增长的是价值创造活动而非价值攫取,但在现行的经济核算体系中,攫取者所获得的回报却长期高于创造者。这是现代资本主义中一个巨大的隐形悖论,也是增长乏力、创新受挫及yi切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著ming经济学家、伦敦大学学院教授玛丽安娜·马祖卡托在《增长的悖论》这部充满激情的作品中表示,要想推翻这一悖
抓住一个带有国际影响力的社会思潮“历史终结论”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带有挑衅性的挑战问题,立足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所体现出的新时代内涵和历史意义,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回应。在总结“历史终结论”的内容、逻辑、挑战以及西方学者对它的批评的基础上,从八个方面对他的挑战做出了回应,这包括:对福山历史终结论的人性论前提
本书对平等的学理基础进行了理性经验主义的研究,通过对平等的概念和逻辑的考证、辨析以及对不同平等观的梳理比较,阐述了平等的双重范畴和多重维度、平等的反题结构和价值权衡、平等的形式和实质以及平等要求互竞的政治裁决等基础理论问题,回答了“平等是什么”“平等不是什么”“平等能是什么”以及“平等应是什么”等基本问题。本书阐述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