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瑶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人,但其人生经验的意义更要大于这个学科本身。本书不仅回顾了王瑶的治学成就,还将呈现他作为学人的完整形象,还原他所遭际的时代。全书收录的两百多幅图片,涵盖王瑶不同人生阶段的照片、手稿、著作、藏书等,在言不尽意处撑开了历史的褶皱,让后来者有可能与大先生“晤对”,近距离地感受他的精神魅力。
本书是一部北大中青年学者们的个人传记。书中讲述了45位来自北大不同学科院系优秀的北大中青年学者们的故事。叙说了他们青年时期的兴趣爱好与专业选择的关系、出国留学时的种种际遇、在科研中攻克难关时的激动和欢欣,以及回到燕园教书育人的理念与方法。叙述语言质朴,娓娓道来,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深受感染。 “燕归来”的中青年学者们的故
本书是作者广泛搜集中、日、英、法、美、德、意、俄等多国史料,以19世纪后期的国际格局巨变为背景,以日本入侵中国台湾、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重大事件为主线,穿插李鸿章主持的内部变革,强调从中西方观点对比的双重视角,来全新解读李鸿章的一生功过是非,和这段国人似乎已经非常熟悉但是依然陌生的前尘往事。全书语言生
罗贯中不像其他一些历史文人,对其作专门研究者似乎不多,可供查询的史料有限,其存世的作品,也因为有多人校注、多种刻本,呈现了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都增加了为其写传的困难。受史料所限,作者没有在作“传”上着力,而在对罗贯中作品分析与阐释上的作“记”上用笔,下足了功夫,绕开了对罗贯中的性格、情感、思想的描写与表现,把笔墨放在
本书以画册形式再现张国声同志革命奋斗的一生。不仅使我们看到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是怎样对党忠诚、无怨无悔、奋斗终生的。而且对宣传党的历史,教育后来者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红色版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化建设与斗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书稿选取有代表性的山西抗日根据地版画家,介绍了他们的生平事迹、代表作品,分析了他们的艺术贡献、社会评价。从中可以看到红色版画家们的革命艺术生涯和人生足迹,更可以了解到革命年代版画发展的情况以及产生的深远意义。
本书将日记原稿影印,完整出版,为俞氏这部遗稿首次全文公之于世。在印制技术及纸张的选择上,根据图书原有状态,保证最大限度的还原原作。《春在堂日记》(2册)今藏于杭州俞曲园纪念馆,为晚清大儒俞樾自清同治六年至光绪二年(1867-1876)十年间的日记手稿本,其中涉及晚清政界、学界诸多人物的活动和俞氏个人交游以及家庭生活,乃
本书为第一作者扎巴格丹的传记,扎巴格丹,藏族,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人。全书共分33个章节,介绍了扎巴格丹从童年至今的人生经历。他会说英语、乌尔都语、藏语和汉语,曾留学奥地利和美国,打过短工,当过公务员,做过导游,开过旅行社和多家餐厅、酒店。后来为追寻父亲的梦想,创建了“阿若康巴”民宿品牌,“阿若康巴”藏语的意思是“来吧,
张弼是明代松江著名书法家,以草书独步一时。他的人品、政事、文章等亦为时人所重,是十五世纪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本书是关于张弼生平的首次全面系统整理,作者充分利用别集、刻帖、书法作品、地方志等文献,运用传统文献学版本调查、校勘、考证、辨伪等方法,以年谱形式全面钩稽谱系张弼的行年事迹,填补了学界关于张弼早年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