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理论核心话语反思”创新工程项目内容之一,为目前国内以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为领域的首部专业学刊。本学刊践行“多方位吸纳与有深度开采”、“开放与恪守并举”、“反思与建构并行”这一基本理念,放眼于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欧陆文论、当代英美文论、当代斯拉夫文论、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等研
《文学学导论》囊括和涵盖了文学学作为一门以文学现象为对象的现代学科所能采取的各种研究角度和关涉到的各种理论方向,既有对文学史基本事实的陈述,又分别介绍了传统的文学类型学说、修辞风格学说、诗学理论等基本内容以及二十世纪的各种文学理论,其中也包括从社会学的系统理论(卢曼)角度出发对文学现象进行阐释的新近主张。
本书收录论文20余篇,分为“一带一路”民族文化凝聚力、“一带一路”专题论述和观念想象与文学认同三大板块,论及丝绸之路与跨民族文化交流与保护、《格萨尔王》、中国化爵士乐等多方面内容。
《艺文散论文艺心理学拾遗及其他》系统阐述了金开诚文艺心理学的理论体系。第二部分收录了一批文艺心理学文章,一部分是作者和金先生合作撰写的,另一部分是作者独自撰写的。这些文章,有些是对金开诚文艺心理学体系的阐述,如《谈谈文艺心理学的几个问题》;有些是对体系观点的挖掘与深化,如《艺术创造中情感与形象的关系》;有些是对体系思想
本书是著者近年学术研究成果的结集。全书分为三编:第1编为文学与文化批评类,是作者在全球化时代,面对中国社会、文化转型和文坛出现的各种思潮做出的理性思考和探究;第二编为中外作家作品研究,是作者在文学课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文学问题的研究心得;第三编为书评与影视评论。全书渗透着作者对文学意蕴及文学的时代精神的探寻与追求。
全书共分十章,从文学类型研究的方法谈起,依次进行了对奇幻文类的定义,对与奇幻相邻的文类(怪诞与奇迹)进行了界定,对与奇幻结构特征相似的文类(诗歌与讽喻)进行了区分,并对奇幻话语及奇幻主题进行了分析。
曹文亮*的《历代笔记语言文字学问题研究》对中国古代笔记中的语言文字学资料作了系统总结和研究。全书分笔记与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三部分,从史的角度梳理了古代笔记语言文字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可以为中国语言学史的研究提供参考。全书分笔记与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三部分,从史的角度梳理了古代笔记语言文字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
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实现包括城乡在内的全面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是我国政府的目标。近些年来,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应该说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依旧没有实现“均等化”的目标,那么如何衡量我国目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绩效呢?新农村建设财政投入巨大,农民满意吗?虽然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
从古典到现代,“寓言”发展经历了历史的洗礼,在不同时期的沉浮中至今仍绽放出迷人的光彩,寓言问题也始终是文学艺术领域的重要问题,并且随着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在传播学、社会学和图像学等领域成为热点问题,本专著的主要目的是采用较宽广和包容性较强的学术视野和理论立场,用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在漫长的文化艺
朱自强、罗贻荣主编的《中美儿童文学的儿童观--首届中美儿童文学高端论坛论文集》为“首届中美儿童文学高端论坛”论文集。论文集中的20位作者,均为中美两国儿童文学界的知名学者或作家。论文内容集中于对中美两国儿童文学中的儿童观问题的探讨。论文集所收论文或隐或显地透露出中美两国儿童文学学者不同的学术路数和问题意识。美国学者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