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音乐教师职业素养丛书之一,记录了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方向研究生农村支教的特殊经历。该支教团队由郭声健老师、王朝霞老师带领六名研究生组成,在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整整一年时间在花都高溪小学支教,在支教期间以日志形式写出了支教的记录、感触、故事、经验等,适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及一线音乐教育从业者阅读。
本书撷取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以动人心弦的音乐故事和富有代表性的曲目、选段作为本书的基础材料,展示了令孔圣人“三月不知肉味”的宫廷音乐以及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以音乐表露胸怀和志向的文人音乐以及众多“白衣卿相”的故事;还有热闹欢腾而又接地气的民间音乐,以及以“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这八种材质分类的古代传统乐器。
本书以京西张广泉乐社为对象,以职业乐人为主体,围绕其生存环境、方式和策略剖析并论证京西佛事音乐的民间化、习俗化,其中丧葬礼俗对民间佛事仪式及其音乐塑造意义的论述对理解中国其他地区佛教音乐与民间音乐的关系具有参考价值,而从民间佛事音乐的变迁入手,以宗教类非遗的保护为中心对几十年来的思维定势的分析与批判又切中保护之道的要津
本书采取音乐通论的构思,尽可能囊括了各种重要的音乐体裁,包括各类声乐曲、器乐曲、综合音乐艺术等,以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为基础,分别介绍各种体裁的特征,赏析作品之美,使读者对音乐艺术有一个贯通的、全面的认识。由于五线谱与简谱分别在我国的专业音乐领域与普及性的大众音乐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本书采用五线谱和简谱两种记
音乐中国
自20世纪50年代起,冯文慈先生即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之后进入新成立的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理论系任教承担中国近代音乐史和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1959年9月他编写刻印了《中国近代音乐史》教学讲义,在北艺师音乐系作为教材使用,该教材是迄今发现的很早的中国近现代音乐教材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
阿多诺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核心人物,他自幼学习音乐,熟知西方音乐史,又钻研过西方各派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形成了以社会批判理论和否定的辩证法为主线的哲学思想,并用这种哲学思想去研究20世纪欧洲的新音乐,《新音乐的哲学》就是其成果之一。《新音乐的哲学》包括三篇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论文,早的一篇是19401941年写成的《
本书是作者史蒂夫·特纳根据自己之前的作品《一夜狂欢》创作的。全书按照年代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从1962年至1966年,第二部分是从1967年至1970年披头士解散。本书深刻有趣地分析了披头士的经典名曲创作背后的故事,同时也反映了主创(约翰·列侬、保罗·麦卡特尼)创作风格变化的轨迹。另外书中还收录了一百多幅珍贵的披头
去撒哈拉沙漠
《现代音乐赏析能力训练/高等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规划教材》是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职业关键能力培养“十二五”规划教材。 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举措,而加强文学、音乐等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则是其主要内容。由于考虑到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同时考虑到全国各类高职高专院校开设“音乐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