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文集。萧平先生在中国艺坛之定位,应当是“鉴赏、书画、诗词、文论”于一身的学者型艺术家,他生于山城,长于石城,却自称扬州萧平。多年来先生往返宁扬,与扬州艺坛诸君子作忘年交,过从甚密,常常雅集一隅,谈书论艺,吟诗作画,留下了大量与扬州有关的诗、书、画作品,还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而又意趣盎然的故事。本书搜集、整理萧平在扬州
本书内容讲述:作者姜天裁曾历任作战参谋、国防施工技术骨干和国史、军史、地方志的编撰专家等。他从苦难的旧社会中走来,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教导下,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革命军人。一生为党、为军贡献力量。曾从事作战参谋、工程设计、史志编纂三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他干一行,学一行,精通一行,成为我军多方面的专家。如今他年过九十,仍勤勤恳
《聂耳》是一本传记作品,讲述的是中国著名的音乐家聂耳的故事。聂耳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不断创新,创作了许多激昂奋进的革命歌曲,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和音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本书让读者了解聂耳的个人经历和音乐创作过程,同时也展示了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和文化。聂耳是一个非常有才华和追求的人,他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勇敢地创作了许多激昂奋
《平刚日记》为贵州籍革命家平刚的私人日记,起于1914年,迄于1951年,共4函、114册,原藏于贵州省博物馆。平刚,字少璜,贵州贵阳青岩镇歪脚村人。1905,赴日本学习法律,加入同盟会;孙中山在广州设大元帅府时,任大元帅府秘书。平刚自幼聪敏伶利,性格倔强。八岁读私塾,十九岁考取秀才。戊戌变法后,平刚结识了具有变法维新
本书是一部关于武汉大学优秀学子的文集,书稿分为四篇,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优秀武大学子的成长经历,讲述了这些武大学子在武汉大学求学和以后工作的经历。编者选取这些成功的案例,旨在通过分享这些优秀校友的的成功经验,探讨他们取得成功的不同路径,以激励后来的学子作为其成长的源动力,促进这些后来的学子的个人发展,并为国家作出贡献。
本书为沪江文化丛书之一,主要内容为上海理工大学历史上各办学时期的烈士与从事革命工作的党团员及先进分子的人物传记。具体包括沪江大学时期、国立高机时期、上海机械学院时期,重要人物有刘湛恩、李公朴、郑显芝、赵寿先等,分为英烈篇、英杰篇。本书类型属于人物传记的合集。通过讲述典型的故事,希望能够展现我校红色人物的风采,让本书能为
张煦(1913年11月6日-2015年9月12日),出生于江苏无锡,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40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院士)。我国通信界元勋、光纤通信的奠基人之一,卓越的通信工程学家、教育家、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23年为
《黄宾虹与金华》一书为“婺文化丛书”系列的第一册,本书以黄宾虹在金华的生平为线索,通过详实的史料和相关文献研究,为读者还原了一个相对丰满、立体的国画大师黄宾虹。全书分为九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包含:黄家迁金华始末(黄定华从商经历、太平天国之避乱经历、在金华开设“广达布总号”,续娶方氏等事);黄宾虹的降生及年幼故居的考订;黄
《感动2022——吉林大学十佳大学生、十佳班级、自强自立大学生事迹文集》的,是我校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弘扬吉大精神、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凝聚传递青春正能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吉林大学十佳大学生、十佳班级、自强自立大学生是我校本科学生和班集体在校期间的最高荣誉,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传统品牌和青春名片,每年评选一次。文集
本书是一本历史读物,内容为中国历史上五位杰出的皇帝: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明太祖的生平事迹。本书主要是面向大众读者,考虑到一般大众读者对这五位皇帝多是从影视剧或者从小说评书中了解的,但多有虚构的成分。古今都有许多关于这五位皇帝的正史书籍,但多为文言文和文繁篇幅厚重的文本,或者是学术类书籍,不太便于一般大众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