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注册城乡规划师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第十五版)第3分册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
园林为重要的传统文化,拙政园、留园、瞻园等许多精美的“中国传统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社会发展促进了园林事业的进步,园林起源“苑囿”,发展至今已从“传统园林”概念趋向生态优先,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方面。“生态优先为本,美景存世予人”符合园林发展特征,是园林建设的指导思想。由于历史文献资料的缺失,直至明代计成《园冶》问世,中
本书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平面构成:第1章概述,第2章点线面,第3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第4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第5章平面构成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与分析;第二部分色彩构成:第6章概述,第7章色彩对比构成,第8章色彩调和与秩序构成,第9章色彩采集与重构,第10章色彩的心理与情感构成,第11章色彩构成在风景园林设计中
第一章,广义的“城市更新”1.1城市更新的由来1.2我国城市更新政策演变过程1.3不同城市对城市更新的定义1.4城市更新的对象1.5城市更新的方法第二章我国城市更新的地域特征2.1泛珠三角地区2.2泛长三角地区2.3泛京津冀地区2.4西部地区第三章城市更新的流程性问题3.1实施主体与规划编制问题3.2调规与审批问题3.
“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定要呵护好桂林山水”,习总书记在视察桂林市象山公园的时候如是说。自然山水是人居环境的基底,不仅塑造了特色景观风貌以及丰富的城市空间形态,更将美好的栖居环境以诗意的形式呈现:人与山水相知相伴,城与自然相依相融。将城市融于山水之间,山、水、城、人和谐共生,万物相合共荣,理想居所、诗意家园由此建造。“逍遥
本套丛书以现代建筑的构成要素为分类方式,对建筑设计的空间、形态、材料、技术等设计方法和设计手法,结合丰富的优秀建筑作品选例,进行归纳、分析、提升和理论总结。力求图文并茂,精炼实用,案例图片配合分析简图,由浅入深,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影响及决定建筑设计各要素的因素有哪些,说明用何种方法解决问题,能够得到何种效果。所选建筑实例
本书为2018全国生态文明信息化教学成果遴选B类课程,课程已正式出版,相关数字课程内容已在小途教育平上架,本书为《园林规划设计》融合出版的纸电同步教材。《园林规划设计》采用活页式教学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涵盖园林设计领域90%上核心技术环节的六个项目:城市道路绿地设计、广场绿地设计、居住区绿地设计、校园绿地设计、公园规划设
本书主要研究中国自然遗产地及其与所辖社区的协调发展问题,共包含11章,分别为:1.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OUV和生态保护现状;2.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内乡村现状;3.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乡村发展与生态保护间的相互影响;4.世界遗产与自然保护的思想和理念;5.国际自然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协同方法;6.中国遗产地与社区协同发展方法
本书以南京为例,研究中国城市街廓形态特征与相关城市法规的关联性。在综述文献理论、梳理与图解已有相关城市规划与建筑规定的基础上,采用图示梳理与分析统计、年代区段和形态属性归类的案例样本选取、设计演绎、历史情境还原法规作用、创建形态法规理论模型和关联评价图表的关联性理论与实证分析等方法,分析街廓平面形态与用地指标、地块建筑
本书介绍了日本枯山水大师枡野俊明园林景观设计的理念和过程,旨在帮助人们实现一种生活中的平衡。本书深入分析了枡野俊明自2012-2018年间,在5个国家完成的15个独特的庭院和景观作品,并配以实景和图纸做了详细的描述和记录。此外,还收录了一篇枡野俊明和日本著名建筑师藤森照信之间有关景观设计思想的一次对话,启发读者关于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