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戈江原住民女真历史文化遗产系列丛书第二辑,随着近代对女真语的不断研究、解析,已经出现了以”每个独立镇文字”为序列的女真语检索词典。但是,在汉语向女真语翻译的过程中,以汉语为视角的女真语词汇检索方式还呈现无序混乱的状态。因此,镇语与汉语双向词典的编写就显得十分必要。本书——方面以笔画笔顺为检索依据列
本书根据18世纪所著文法书籍,进行整理、编辑出版的学术文集。书中就早期藏文文法、修饰、词藻、诗学以及藏文本身的渊源关系提出了不同于先人的独到见解,特别是对藏文产生的时间提出了全新的看法。本书收录了苯教学者撰写的《藏文文法》《诗学》《辞藻学》《藏文动词的时态变化》等文学理论,具有原始文化特色,对于研究藏文语法具有较高的史
片马茶山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是景颇族的支系语言,在中国境内使用人数只有百余人。片马茶山人与缅甸茶山人跨江而居。2016至2020四年间,作者先后四次深入片马地区进行田野调查,抢救记录跨境濒危语言片马茶山语,用国际音标记录收集语料20余万字,并对其语音、词汇和语法进行全面系统记录描写,填补了国内外语言研究中这一领
本书分八部分:绪论部分梳理国内外研究动态,介绍研究背景、内容、目的、方法和调查设计等,对课题进行纲领性概述;第-章对语言生态学的历史进程、概念内涵和研究领域等进行逻辑论证,为课题的理论依据做出合理解释;第二章围绕宏观和微观语言生态环境对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生存现状做出反思,为课题研究厘清思路;第三章对调查点的自然与人文环
全书分为导论、语音、词汇、词类、名词形态、动词形态、简单结构、复杂结构、信息结构及话语连贯,共9章。作者采用“沉浸式”“诱导式”相结合的田野调查方法,分析了沙德木雅语的若干语法专题。全书以形态句法学、功能—类型学的研究方法为理论基础,兼顾了共时描写和历时演变两个层面的诸多因素。该书为木雅语方言研究、汉藏语比较、语言类型
苗族很早就与汉族有较深程度的接触,因此苗族语言里保存了不少古老的汉语借词,这些汉语借词如苗族本族词一样,在不同支系语言之间形成严密的语音对应关系,并随固有词发生着演变。苗族在发展、分化、变迁的历史过程中,不同支系又与汉族有不同程度的接触,因此不同支系保存的汉借词又有所不同,这些借词不能在不同支系语言之间形成语音对应关系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语言学专著,汇聚上古汉语词汇,历代学者奉为圭臬。郝懿行参考汉魏五家注,晋郭璞注,唐陆德明音义,宋邢昺疏、郑樵注等前人注疏,广泛征引古籍,以声音贯穿训诂,探求词源,并注重目验考辨名物。
本书主要收录了侗族口语使用频率较高的900个句型,所选句型经典地道、生动实用,并按使用途径分为33个场景,每个侗语句型都配有普通话翻译和粤语翻译,有助于读者更好地学习。本书不仅为每个句型都附上了侗语字母和侗语注音,书后还附有侗语语音系统表,有助于读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对应的规律,迅速熟悉侗语字母和注音。本书附有侗语常用
本书主要收录了景颇族口语使用频率较高的900个句型,所选句型经典地道、生动实用,并按使用途径分为了38个场景,每个景颇语句型都配有普通话翻译和粵语翻译,有助于读者更好地学习。本书不仅为每个句型都附上了景颇语字母和景颇语注音,书后还附有景颇语语音系统表,有助于读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对应的规律,迅速熟悉景颇语字母和景颇语注
本书主要收录了傈傈族口语使用频率较高的900个句型,所选句型经典地道、生动实用,并按使用途径分为了38个场景,每个傈僳语例句都配有普通话翻译和粵语翻译,有助于读者更好地学习。本书不仅为每个句型都附上了傈傈语字母和傈僳语注音,书后还附有傈傈语语音系统表,有助于读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对应的规律,迅速熟悉傈僳语字母和傈傈语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