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是融媒体教材,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编写理念,以实现和满足学生的发展为需求。每一专题均配有习题、阅读材料等内容,同时针对教材中的部分难点,设置了图片、动画、讲解视频等二维码资源,学生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便捷、快速地获取对应辅助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更为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具体内容包括:专题一劳动创造
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是当代西方伦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从早年加入英国共产党,再到迁居美国,尽管时代不断发生变化,但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阐释,并充分运用其中的核心概念、阐释话语和价值观构建了德性理论。本书借助思想史解读、文本解读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充分阐释麦金太尔马克思主义思想从显性到隐性的“两种形态”,以及理论话语和
本书为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辅助读本,旨在帮助广大教师在积极探索、不断实践的基础上,努力推出一批学理说得透、事例讲得活、学生听得懂、实践用得上的经典教学案例。本书紧紧围绕教材和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展开,编写二十余个案例,而且,这些案例取材广泛、主题鲜明,分析点评准确到位。本书不仅可以提
《价值问题的论战》一书是美国、加拿大、日本等经济学家讨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文集,从不同侧面提出了西方经济学者是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的讨论观点。本书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提供了新的观点和内容。本书的写作背景是1979年11月,国外一些著名经济期刊(诸如《剑桥经济学报》)主办了经济学家联合会,讨论了这些对于劳动价值理论的不
进入21世纪,全球性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本书以“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为研究对象,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生成逻辑、主要内容以及创新性发展进行分析,同时阐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原创性贡献,并指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践指向。
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与“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之下,长期工业化发展的背后必然引发全球性生态危机,也势必会对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农业产生威胁。反思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农业生态危机,立足当代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实际,以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为指导,从马克思经典著作中探寻宝贵的生态农业思想之源,分析其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阐述
本书是帕舒卡尼斯的个人代表作,同时也是严格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开山作,以及苏联时期最具国际声望的法哲学专著。俄文初版于1924年,译者拟根据其生前最后一版即1927年俄文第3版翻译,并仔细参考1929年德文版和1978年英文版。据说罗斯科·庞德正是因为读到这本书的德文版才决定学习俄文的。作者是按照马克思资本论的思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是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的指导和支持下,在经过半年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年度发展报告。《报告》以年度为时间单位,以调研数据为基础,主要围绕学科发展概况、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对外学术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本书在回应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的理论视域下全面阐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通过细致辨析恩格斯自然观与恩格斯辩证法两个方面进而揭示自然辩证法的真实内容及其与马克思辩证法的内在一致性,在此基础上分析恩格斯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真正目的及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重大贡献,在展开论述过程中论证
本书基于对马克思思想历程中人类学因素的全面考察,提出人类学视角为重建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性及其与西方思想传统的关联提供了一条有益线索,而这种内在的思想关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人类世界的历史化展开”的生动思想图景。本书按照总—分—总的逻辑,分五章内容具体呈现马克思与西方人类学传统的思想关联。第一章“总论”主要实现破题功能,将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