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反映了作者们当年在中央办公厅五七学校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经历,作为小五七战士这个群体在那个特殊环境中劳动生活所得到磨炼,以及由此而建立起来相互间的友情,体现了这个群体坚持信念、达观生活并不断努力向上生活的积极态度。书稿主要内容包括作者们在五七中学时读书和劳动情景的回忆;在五七学校各个连队期间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及亲身经
本书收录了著名史家李埏、李伯重父子回忆自己的老师张荫麟、钱穆、闻一多、吴晗、方国瑜、韩国磐、傅衣淩、吴承明、何炳棣等人的文章多篇,对他们的品格、学识做出了生动而充满温情的描述,展示了“良师”与弟子们教学相长的动人经历;同时对他们史学研究的特点、成就做出了深入清晰的介绍,充分展示了“良史”的史识、史才与史德。全书细节丰富
本书分上中下三个篇章。上篇共有10篇文章,主要是陈来先生的回忆性文章,追忆他的成长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良师益友对他的帮助和培养。中篇主要是陈先生与学界师友的合影,以及学界名家对其著作写的序文、书评和对其的访谈。下篇主要是通过图片展示陈来先生所获的奖项和荣誉,讲学访问时的留影和家人的合影则展示陈先生的治学轨迹和幸福生活影
本书总体62篇征文,分为三个章节部分:第一章“我爱核城,初心不改”、第二章“往事情缘恋恋核城”、第三章“国之重器大美核城”均为中核四0四不同年龄阶段的职工作者以自己亲身感受和在矿区生活经历所写。本书追忆了60多年以来,老一辈创业者义无反顾,服从国家号召,从祖国四面八方齐聚戈壁滩,安下心,扎下根,在荒芜的不毛之地,如何把
本书共11章,回忆了作者的童年、中学时代、大学时代、在部队工作及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作时期值得回忆和与读者分享的精彩人生经历。
《我从1977年走来》是兰州大学1977级经济系校友为了纪念毕业40周年而编写的回忆性著作。书收录40多篇文章,200多张图片,约35万字。在各篇长长短短的文稿中,作者辅以极其珍贵的照片资料,每个人都以自己在兰州大学读书期间独特的经历为主题,各抒己见,各咏其怀,十分具有可读性。本书作为回忆性作品,从微观处,反映了兰州大
书稿精选已出版的《我们的父亲母亲》(4、5、6)三本书中的多篇文章,以家庭亲情、家风家训为主题,讲述了老红军、老八路后代回忆父亲母亲戍边卫国、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以及家庭生活的点滴,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父母亲的真挚怀念,彰显了父辈对于家国的浓烈感情以及奉献精神,是一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本书感情真挚,可读性较强,具有
本书分为回忆父亲、难忘故人、由从艺到从政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父亲的出生年月日;走历史必由之路——父亲与中国共党长期合作的历程;我的故乡;童年随父亲在抗战中度过等。
本书共收录右玉县历任县委书记及其子女、下属撰写的回忆文章21篇,讲述了张荣怀、王矩坤、张进义、马禄元、庞汉杰、关毅、薛珊、王云山、邵培基、杨爱云、常禄、姚焕斗、袁浩基、师发、高厚、赵向东、陈小洪等18位右玉县委书记在右玉工作、生活的感人事迹。书中既有自述,也有他述。通过这些讲述真实地再现了右玉县委书记们一任接着一任干、
本书是一本回忆录,是作者为纪念母亲而著。讲述了作者回忆在白马湖畔的童年时光及成长经历:童年的贫苦生活伴随着点滴趣事,童年的努力读书伴随着艰苦地农耕劳作,白马湖的美丽传说陪伴着作者走上参军之路,母亲的身影、嘱托及牵挂时刻萦绕在心头。本书通过描述白马湖畔的“烟雨迷蒙”“小桥流水””枕河人家”造就的如诗如画的"人间仙境”,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