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陈津生先生这些年来所创作的洞窑雕塑作品近百件,其作品创造性地将美术中的素描关系、光影变化、透视与色彩的表现手法灵活运用到佛像雕塑中,使当今佛像雕塑再度实现质的飞跃。其中“香支洞”作品在向社会公开展示后,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为国家的丝绸之路文化战略提供了又一个宣传窗口。
本书选取全国各地遗址和墓葬中出土、具有代表性的浙江元素文物,还原不同历史时期浙江代表性文物的传播和交流,构建中国文物地图中的浙江脉络,以解读更丰富和广阔的浙江地域文化,展现越人务实的品格、拼搏的精神、卓凡的智慧以及无限的创造力。具体内容包括:信仰·征战、技术·进奉、商品·贸易等。
墓志,其上一般首先记载墓主的姓名、籍贯、家世谱系,再记其生平事迹、官职履历,并颂扬其政绩德行,最后记其卒亡时间、卒亡地点,以及葬地等重要信息,内容非常丰富,具有真实性和独特的价值,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文字性实物资料。本书稿收录了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所藏的陈盛明辑《闽人墓志拓本集》四册,内容绝大多数涉及闽南人士,其中属于华侨及
本书为苏州御窑金砖历来的传说故事。据传,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那时,苏州陆墓御窑一带便为建筑阖闾城(苏州古城)烧制城砖。至宋代,已是“窑烟黑翳天”。到了明代,御窑为庞大的皇室工程烧制方砖,“责其役于窑户六十三家”。因御窑烧制优质御用方砖,受到永乐皇帝朱棣称赞,砖窑正式被赐名“御窑”,至今已有六百年
本书聚焦于北京各时期的重要考古发现,包括周口店遗址、平谷上宅新石器遗址、琉璃河西周遗址、大葆台汉墓、金中都遗址等著名遗址,介绍考古发现的经过、发现的价值及意义,及对于北京历史研究的重要作用。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遗址的热度为什么越来越高?关于三星堆有哪些神秘的未解之谜?这些未解之谜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本套书《这里是三星堆》(全3册)由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亲自主编、校勘、审定,专为孩子量身定制,从科学、严谨而又全面的角度让孩子真正了解三星堆,近距离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辉煌与深远。 《这里是三星堆》为儿
本书是配合山东新博物馆建成开放而精心制作的大型地方陈列,该展览以时间为主线,分史前、夏商周、秦汉至明清三大部分。作为地志性博物馆的山东博物馆,全面展示山东区域自然与人文历史是自己的工作职责,它对于帮助民众学习山东历史、了解山东历史有重要作用。
萧山于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置县,初称余暨,属会稽郡,三国吴时改称永兴,唐天宝元年改称萧山,一直沿用至今。在两汉时期,大一统势不可挡,不管是在政治、经济、军事,还是在文化、民俗上更多的是向中原靠拢的统一面貌,但萧山偏于东南,其浓厚的越文化遗韵却挥之不去,这在萧山出土的两汉文物中可见一斑。本册图录主要拣选了从建国至今萧山
袁像银币始铸于1914年(民国三年)12月24日,1919年(民国八年)基本完成了对外币的驱逐,取得银元流通领域的主导地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袁像银币是中国近代最成功的国币。同时,铸量之巨、版别之丰,在世界造币史上也绝无仅有。繁多的版别变化是袁像银币吸引众多藏友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年来,对袁像银币版别的研究始终停留在就版
越文化是浙江文化的根脉。诸暨是越国的早期发祥地,聚焦“让文物活起来”,诸暨市博物馆集合省内外16家公共综合性博物馆力量,举办铮铮越吟——越文化精品文物展览。展出商周时期到秦汉时期的越地相关文物150余件。本书分序和三个单元,第一单元越源(商-西周时期的越地文化)第二单元越兴(春秋-战国时期的越文化)第三单元越绝(战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