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历史上的诸多伟业中,独一无二、冠绝英格兰诸王的理查一世都扮演着积极的主导角色,任何一位君主都未曾面临过他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面对的种种艰巨挑战。数个世纪以来,理查也因他的十字军功绩被视为最伟大的国王之一,然而近代以来的历史学家们却开始对理查严加指责,认为他疏于管理内政,将他视为一位冒失的统治者和不称职的丈夫
托尔斯泰50岁时,已创作出《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这样的世界名著,但面对自己的人生,他依旧困惑,甚至感到痛苦。他因痛苦而忏悔,因忏悔而追问,追问生命的本质,追问人生的意义,追问幸福是什么。在忏悔的最后,他终于找到答案……
飞机如何从仅具备滑翔功能的框架结构,逐步成为当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航空力量的发展,对两次世界大战究竟有何决定性影响?“珍珠港事件”与“突袭东京”行动细节深度还原——二十世纪初期,三位美国飞行员推动了航空业的发展,登上了报纸的头版头条,成为全球热捧的对象。他们的名字是埃迪·里肯巴克、吉米·杜立
德奥中国学家访谈录(上、下)
《无畏的丛林战士:切·格瓦拉传》一书中既有原汁原味的英文,又有生动流畅的译文,书中还穿插了许多背景知识拓展,扫描封底二维码即可查看文内精彩知识点解析。切·格瓦拉出身良好,家境优渥,却对中下层人民的苦难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同情;成为古巴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后,他却毅然辞去高职,选择去深受帝国
古希腊历史学家、“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的不朽之作《历史》不仅记述了希腊人和波斯人之间重大的历史冲突,而且也是西方对文化差异问题最早的探索。弗朗索瓦·阿赫托戈集中围绕文化差异这一问题,就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如何表现这种文化差异进行了探究与阐释。他通过考证希罗多德笔下的非希腊人,也就是斯基泰人的风俗和信仰,
本书试图从“世界的旅行者”“中国文明的观察者”“亚洲的诠释者”三个身份来把握和认识冈仓天心。作为世界的旅行者,冈仓天心穿梭于东洋与西洋之间,体验了西方世界与现实亚洲,从而构筑起东洋觉醒的思想框架。作为中国文明的观察者,冈仓天心就中国文明展开历史的阐释,从而得出“在中国、无中国”的结论。这一结论无疑带有深刻的问题,但是却
一段之前无人讲述的法庭对抗,为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党的崛起铺平道路。1923年11月8日晚上,34岁的阿道夫·希特勒冲进慕尼黑的一家啤酒馆,朝上空开了几枪,宣告革命开始。17个小时之后,他的勇敢举动带来的是一连串的毁灭。希特勒要逃离警察的追捕。他的事业似乎结束了。《审判希特勒》讲述了希特勒和
在大多数世人眼里,19世纪荷兰印象派大师文森特·凡·高只是一个疯子般的天才画家,很少有人认识他内心的真实自我,熟悉他短暂人生丰富的一面。本书借助详实的历史资料,通过对凡·高遗留存于世近900封书信的分析,从文学、艺术和哲学的角度,解读了文森特·凡·高
20世纪的法国文化圈中很少有人像加缪那样充满浪漫和迷人的气息。尽管他的生命在1960年被一场致命的车祸缩短了,当时他只有四十六岁,但他在短暂的一生里积累了惊人的经验和成就,他是法国知名度最高的作家之一,是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加缪》这本传记让我们重新审视加缪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被其他传记家忽略的许多细节,详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