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对国际中文教育概念、背景、发展方向和趋势的介绍;第二章分析了国际中文教育在海外的发展现状;第三章是对中文教学以及国际中文教学的分析;第四章是关于国际中文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第五章是对“互联网+”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创新的研究;第六章是在新时代国际产能合作视野下对国际学生教育创新的研究。
本刊于2016年创刊,主编为乔全生教授,目前已出版9辑,每辑16-20篇文章,共计137篇文章,其中第1—5辑由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主办,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第6—7辑由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科学研究所主办,江苏凤凰出版社出版。本刊面向海内外出版,取得了良好的学术影响。本刊以“坚实、会通、创新”为办刊宗旨,提倡以共
本书主要探讨了三大问题。第一,全面对比了吴棫陈第的古音古韵,梳理了陈第古音及其音证的来龙去脉,认为在中国古韵学史上吴棫的成就远高于陈第。第二,指出了传统古韵研究理论上与实践上的弊端,认为今人所批评的“叶韵”是古韵研究的理论方法,较之“离析唐韵”,“叶韵”更符合汉语及汉语应用实际。第三,提出了“异质共存”这一概念,认为“
一本关于商务写作和文字的经典书籍现已推出21周年纪念版。 如果你无法与他人沟通,就算拥有好主意也派不上用场。约翰·西蒙斯在这本趣味盎然、可读性强的书中,教我们如何在当今商业活动中更有创意和更有说服力地书写和使用文字。 从将你的公司与其他公司区分开来,到为你的产品和服务注入生命力,再到撰写日常电子邮件,这本
本教材共有21个专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侧重研究方法的,如语音实验、方言语法调查、认知实验、语言测试等专题;(2)侧重研究视野的,如世界汉语和汉语世界、篇章语法研究等专题;(3)侧重具体问题分析的,如语音融合度、非理复合词、词义曲折性、复句研究、焦点研究等专题。(4)适合讨论的有争议话题,如重音节奏问题和比喻句形
中国汉字学中国学者多称之为文字学,是我国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目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字学教材主要由一些汉字学理论性著作充当,其共同的特点是学术性、专业性太强,难以激发起当今汉语言文学专业绝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因而不能十分有效地实现其职能。它是汉语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以汉字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汉
术语文献综述一般指学位论文研究和写作中的综述创建过程。它是一项持续的活动,始于你挑选与研究相关的第一本书或第一篇论文,一直持续到终稿的完成,终于论文的通过或发表。 你的文献综述首先能帮助你形成研究问题;同时也帮助你甄别与自己的研究相关的理论和研究,以及确定你可能采纳的方法;文献综述还有助于分析和阐释你的资料。本书探讨这
《大学语文》以作品鉴赏、主题文化活动和能力训练为双线索构建篇章结构,全书分为5篇15章,建立具有特色的主题文化活动和综合能力训练教学体系。既有文学名篇、文学常识、主题文化活动、拓展专题、能力训练、测试题、译文等内容,也将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戏曲文化、职业文化融入各模块,关注大学生的生命姿态与精神需求,契合高职院
本书是对《中国手语日常会话速成》一书的全面修订,以2018年3月发布的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为标准。需要说明的是,通用手语与地方手语是共存的。表达同一事物、概念的手语词汇,存在地域差异或多种打法,本次修订将其以并列方式呈现,文中以"或”标注的是国家规范打法之外的常见打法,读者朋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学
本书是一本通识教育教材,针对提升学生素养的需要,设计了“立德篇”“树人篇”“文化篇”“活动篇”四篇。前三篇均由六篇文章构成,力求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与技能、人文素养与品德修养。第四篇由基础活动和专题活动构成,每类活动包含四个具体活动,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注重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本书也是一本充分体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