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回顾了二战后日本与GMS(大湄公河次区域)关系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日本的GMS政策出台的背景、基本内容及其行动选择,阐述日本实施GMS政策所取得的成效;简述了中国参与GMS经济合作的历程、中国的GMS政策,并对中日两国实施GMS政策所取得的成效做出了比较,揭示了日本GMS政策对GMS五国对华政策所产生的影响,对日
本书结合国际政治经济学、世界历史及国际关系理论,采取聚焦、深度分析与比较分析的方法,多角度、分阶段、有步骤地展开有关中国与巴西政治关系、中巴经贸合作与竞争、中巴社会与文化关系发展、中巴关系发展下的澳门及周边地区角色方面的研究,对中国与巴西的关系进行了全面梳理,为今后相关领域的深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包括档案文献在内的资料的支撑就如无源之水,如无新资料的发现和补充,学术研究想要有所创新也将可遇而不可求。因此,包括档案文献在内的新资料的系统发掘与整理,实乃深化研究的第1要务。诚如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戴逸教授所言:“编史要务,首在采集史料,广搜确证,以为依据,必借此史料,乃能窥见历史陈迹。故史料为历史研究之基础,研究者必须
国际安全是国际政治学科的核心研究领域。它涉及国际安全体系、国际安全机制、国际安全观念等范畴,而国家安全和地区安全作为国际安全的基础,也是其不可分割的要素。本书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国际安全、国家安全和地区安全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以及国际安全体系、国际安全机制、国际安全观念的历史与现状,并介绍了国际安全中的裁军、军控与防扩散,以
今天,罗兰·巴特的盛名似乎已经过去了,这使我们可以冷静地对待他的遗产。他作为一个文学批评家,一个符号学家,一个结构主义者,最后也是作为一个后结构主义者而获得了巨大的声誉。“罗兰·巴特文选”收录巴特的六本代表性著作:《S/Z》《恋人絮语》《神话修辞术》《流行体系》《文之悦》《批评与真实》,旨在全面向中文读者介绍罗兰·巴特
中国与美国,是当今世界的两个大国,两国关系令世界瞩目。从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首次远航中国起,中美两国便开始了长达200多年的交往。在这悠长的岁月中,中美关系历经风雨,大起大落,几经波折,但两国的交往内涵极其丰富。本书集中对中美关系中影响较大、特点较鲜明、内涵较丰富的1911—2000年的时期,分三卷,即19
《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年》系统研究了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截至1950年冬朝鲜战争爆发十年间的中美关系,剖析了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失败原因。他分析和批评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内在矛盾和缺乏远见,实事求是地揭露了国民党的腐败堕落和失去民心。《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年》论证严密,逻辑性强,引
本书以美国的朝鲜半岛危机管理为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美国重要的官方报告,总统、国务院和五角大楼等的公开言论,美国应对朝鲜半岛危机的官方计划和智库关于朝鲜半岛危机的论著,以及美国在朝鲜半岛的数个作战计划的基础上,本书对美国的朝鲜半岛危机管理及相关重要问题进行了综合性、系统性研究,同时分析了美国对朝鲜半岛实施危机管理的过程中
《全球治理中的中国与欧盟--观念行动与合作领域》讲述了:在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全球问题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因此,世界各国应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积*谋求应对之道。这样的应对就是全球治理。中欧是正在形成中的多世界的重要力量,肩负着推动全球治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与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本书为南京大学中国南海协同创新中心组织编辑的年度研究成果论文集。共收录研究成果25篇,内容涵盖2014年南海问题*动态,各国南海政策,我国南海管理等问题。这些专家学者来自全国各大专业学术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所,对所涉猎内容,研究深透,论述严谨,基本上体现了我国2014年度学术界研究的*成果,这些动态研究成果,将对我国社会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