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悟大师宗说兼通,解行俱圆。平昔于语言文字,不欲究心。然偶一拈吟,大之总摄无余,细之圆融无碍。其著述虽然?多,但言言见谛,语语超宗,诚为殊胜稀有。近代高僧印光大师仰慕彻悟大师遗风,早年曾专门到红螺山参学,净业大进,他曾赞叹道:“《彻悟语录》,洵为净宗最要开示!”彻悟大师的著作,在其生前已有《念佛伽陀》一卷单独流通。大师
藕益大师(1599-1655),明代四大高僧之一。讳智旭,号西有,别号八不道人。(自传中云:古者有儒有禅有律有教,道人既然不敢;今亦有儒有禅有律有教,道人又艴然不屑。故名之。)俗姓钟,名际明、又名声,字振之。先祖汴梁人,后迁居江苏吴县木渎镇。母亲金氏,父亲岐仲公,持诵十年的白依大士大悲神咒,梦见观音菩萨送子而生藕益大师
本书在对《大乘百法明门论》的解释和教学中,对历代有关《大乘百法明门论》的注疏作了统计,进行了比较,并对其中的义理进行符合现代语言和思维习惯的诠释。
《心经》是《大般若经》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义都设于此经,故其言简意赅,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是佛教中极为重要的一部经典。本书汇集了近现代十位高僧大德的《心经》讲义,全面、细致、透彻地对《心经》进行讲解。 本书不局限于一家之言,而是将十位高僧大德的真知灼见汇集一册,各家对比,前后参照,便于读者更为便捷、轻
《抱愿,不抱怨》是果东法师的第一本书,于其中我们可以读到果东法师对圣严法师教导、行谊的追随实践,也清晰看到佛法对人间关怀。本书包括果东法师对于“调心、转念及生死关怀”的谈话,也收录公开场合的数次演讲开示,也有与法鼓山僧俗四众的共同勉励。从佛法、禅法、心法,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与步骤,分享他的观察、体悟与心得。哪怕你领悟其中
《妙法莲华经语法研究》是笔者龙国富在博士后出站报告《(妙法莲华经)虚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2005年)的基础上,增加句法部分的内容而完成。早在2004年,他曾出版过《姚秦译经助词研究》一书。这两本书都是关于汉译佛经语法研究的著作。《姚秦译经助词研究》是专题研究,此书则是专书研究。本书以佛教经典《法华经》为
《岭南文化书系·韶文化研究丛书:惠能韶州弘法行迹考》主要内容包括:韶州曹溪在禅宗发展中的地位、惠能与韶州曹溪结缘、惠能与宝林道场的重修和扩建、惠能“竟不奉诏”的史实与原因、惠能的真身、惠能在韶州等地学经、惠能的自悟成佛、韶州大梵寺弘法和《坛经》演绎等。
《南禅宗海外传播史》共六章,内容有:南传越南的中国南禅宗,无言通禅宗派,草堂禅宗派,竹林禅宗派,拙公禅派,元韶禅派,元韶禅派,水月禅派,了观禅派,北传朝鲜半岛的中国南禅宗,九山禅派,九山外余派等。
祖师禅是一种脚踏实地的生活禅,传承至今已1500多年,仍可运用于现活,启发人们本自具足的智慧和慈悲。通过训练,不仅可以让你在生活中体验到一种不被现实环境和喜怒哀乐等所局限的自在,还会让你发现,你本来就不受束缚,本来就具有自由自在的自性DNA。 《祖师禅:做个不受惑的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参禅的观念、
保国寺收藏有清嘉庆十年(1805年)编《保国寺志》和民国十年(1921年)重纂《保国寺志》。世事沧桑,寺志需要修长。《保国寺新志》上续民国版《保国寺志》,下止于大殿建成1000年的2013年。寺志以“大事记”为时间的纵轴,以“环境”、“沿革”、“建筑”、“保护”、“利用”、“管理”为横轴,纵横交织,从地理位置到五次建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