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中医养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茶及茶疗的基础知识;第二章介绍亚健康基础知识和适宜于茶疗的常见亚健康;第三章介绍目前常见慢性病的定义、主要表现、中医学认识及相应的茶疗方法;第四章介绍陈皮的历史与文化、陈皮名方、现代研究和相关标准,并在第六节详细介绍了用于制作陈皮黑茶的道地药材--新会陈皮;第五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中草药的基本信息、功效、主治、用法、注意事项、适用人群、禁忌症和相关百科(百科内容、形式、风格不一,不作限定;如中药考证与传说、相关古籍医案、医家典故、功效顺口溜、古诗词、民间偏方,药茶、药膳等)。将中药基本知识与我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体现融合人文中药,赋予古典、唯美、中国风色彩。以浅显、通俗易懂的写作
本书选取常用52种中药,以单味药为纲,结合有代表性的历代本草著作,全面总结药物功效。功效解析主要汇讲历代本草多有记载而现行教材、《药典》忽视的内容,或记载频次虽不高但确实有临床效验的功效,并结合古代方剂、古今医案及名老中医经验、现代药理研究等予以佐证,旨在重现本草功效本来面目,理解古贤良苦用心,对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有重要
《内科杂病验方精选》是“新中国地方中草药验方精选丛书”中的一本,包含代谢和内分泌性疾病、精神疾病两大科常见疾病,参考各地验方集近200种。全书约110千字,分为14部分内容,每部分内容包括疾病概述、所用处方及其用法、主治、来源等内容。书中所述内容从西医角度予以释义,也列出所属中医范畴,重点突出又不失全面,且通俗易懂;每
《食疗本草》,三卷,唐代孟诜撰,张鼎增补改编,约成书于唐开元年间原本。《食疗本草》是我国唐代著名的食物疗法及营养学专著,记载了二百六十余种常见食物的药性功效、主治疾病及各种禁忌,兼收大量的食疗方剂。原本久佚。作者据人民卫生出版社《食疗本草》辑佚本注释翻译,并与众多残本和其他典籍校核。附名词术语解释和食物药品两个索引。
本书为《燕京医学流派传承系列丛书》之一种,为《燕京明医关幼波常用中药解析》。关幼波,1913年5月9日出生于医学世家,卒于2005年5月13日。关老父亲关月波为京城名医,因医术高明,光绪三十一年山东道台曾赠送儒乃达儒,医是明医金匾。关老自幼熟读经书,聪颖好学,16岁随父学医,深得真传。1941年考取中医执业资格,在京城
《临床中药辨证配伍》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将中医辨证、诊断、治疗与中药配伍用药相结合,重点突出“证”与“方”中重要药物配伍的对应关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遣方用药的能力。根据具体病证,不拘泥于古方,能够随证(症)加减药物,灵活使用方剂治疗疾病。《临床中药辨证配伍》在借鉴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等学科知识基础上,根据《临
叶天士,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并师从父之门人朱某及其当时名医周扬俊、马元仪等17人,汲取诸家之长,融会古今,自出机杼,勇创新说,提出卫气营血辨证纲领。辨析病证,阐发病机,擅用小方,灵活变通,药少价廉。然而,叶案小方散见于六部医案著作的近6000个医案之中,难以寻找,似大海捞针。本书选取叶天士1-6味药小方医案,以科为
一本适合中国家庭的自疗经典,以“简、便、廉、验”为原则,后疫情时代,居家保健必备。中医传世经典,中医临床必读。小偏方,大健康,小病小痛一扫光。
所有临床案例都是笔者实战经历,从病患的基本病情介绍到治疗步骤,选方用药,如何转方接方,以及笔者是如何思考的,中间的成败得失,可以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说理方面,尽量让读者知道是什么,适度的探讨为什么,因为笔者不想无谓的陷入一些虚幻的理论中,而是更多的指明用方的切实证据以及临证抓手,在贯彻方病人的学术思想中,把方路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