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刀》一书详细记述了人民作家郭澄清为农民写作,为时代放歌的光辉一生。郭澄清先生为创作、为生活、为理想、为人民奔波了大半生,与百姓共同经历磨难,并于苦难中寻求自我突破,用无畏和热爱抒写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壮阔篇章,创作出了《大刀记》《决斗》等一系列产生了巨大社会反响的文学作品。本书力图程度地贴近、还原那段燃情岁月的时代
本书的二十位访谈对象,多经历中西文化碰撞的时代,他们既受传统文化之熏染,又受欧风美雨之影响,在历史、文学、艺术、书法、美食等不同领域深有建树。本书通过对陈子藩、杨宪益、吴冠中、王元化、王世襄、王钟翰、周辅成、汤一介、黄永年、辛丰年、李育中、范用等近20位文化巨擘的专访,重寻他们的传奇人生和晚年心境,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他们
《烈火芳菲》是作家铁流和赵方新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作者积数年之功,爬梳史料,进行了大量的采访工作,以真实历史事件为基础,谱写了胶东人民的动人篇章。在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员们不顾自身安危,与日军、与国民党反动派周旋,秘密建立联络点,为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埋下坚实的基础。为了一方百姓、为了解放全中国,他们义无反顾、不惧牺牲。基
2020年是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建系110周年。为了回顾北大中文系的发展变迁,重温几代学人的身姿与风采,共同探索和创造中文人的未来,中文系策划了中文学人系列主题专访“我与中文系”,并将访谈文字集结成《四海文心:我与北大中文系》。此次参与专访的38位学人,既有白发满鬓仍心系学科的老先生,也有忙碌在讲台与书桌之间的中青年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全程指导,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中国地市报人编辑部联合全国100余家地方党报(传媒集团),于4月19日起推出“百年奋斗路·百城访初心”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全媒体报道。全国地方媒体负责同志普遍认为,“红色百城”接力完成大型全媒体报道,主题重大、采编精准,佳作频出、
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在社会基层单位中发挥核心作用。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为向党一百岁生日献礼,中央新影集团发现之旅频道发起“我们的党支部”寻访活动。寻访一百个优秀党支部,用专题节目的形式深入探寻他们的故事,纪录党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山东举全省之力打造出的民族歌剧《沂蒙山》,成为一部“现象级”大戏,成为一部可以载入艺术史的精品力作。目前,山东从省委书记、宣传部长、文旅厅长,到各个部门、团体,正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推广《沂蒙山》,弘扬“沂蒙精神”,愿更多热心者像纪实文学《沂蒙山》的作者一样,加入到这一洪流之中。愿更多人能够读到这
本书收录了从2015年至今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广西日报等对集团采访报道的文章,分别从转型升级优结构、改革发展强实力、党建引领勇担当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展现了广投集团以开放的姿态、改革的勇气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同时体现了其创造价值,服务社会的企业使命。
本书包括四辑,共计约30万字。是以展现和反映山东省高密这样一个在中国北方具有标本意义的县市,从大革命时期到新中国建立初期30年间波澜壮阔、不懈奋斗的红色历程为主体的第一部全景式报告文学。该书在将口述史料和文献资料有机结合的基础上,重点选取和描写了高密党组织的创建者傅书堂、有“虎将”之誉的夏侯苏民、解放战争时期的“爆炸英
本书主要分为历程编、媒体编、故事编,三部分,介绍习水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习水县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全过程。目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习水上下一心,以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为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