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音乐无处不在,聆听音乐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那么,究竟大脑如何加工音乐?音乐训练如何影响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个体的音乐技能如何发展变化?音乐能力与其他认知能力的关系是什么?从进化角度看,音乐的起源是什么?除了审美之外,音乐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哪些应用,其潜在的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音乐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19世纪的意大利曾有这样一则传说:小提琴大师帕格尼尼把自己的灵魂交给魔鬼,由此换得出神入化的演奏技艺。你是否也曾好奇,马友友怎样成功书写他的传奇;朗朗又如何横空出世。 《音乐神童加工厂》虽以小提琴界为研究主体,却意在展现整个古典乐界打造精英演奏家的模式:野心勃勃的家长自作主张,引领孩子走上一条前途未卜
韩国歌手养成计
《合众艺术馆:西方音乐史》分为七章,对西方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描述和解释,分别介绍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和20世纪的音乐。《合众艺术馆:西方音乐史》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西方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及成果,使读者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不同音乐流派的作曲家及其代
《调弦》为音乐新闻记者、音乐评论人紫茵(陈志音)的汇编作品。全部书稿由56篇音乐短评组成,书稿分门别类地对中国爱乐乐团、北京交响乐团、英国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等大型乐团的表演进行了独到的分析,内容涉及交响乐、芭蕾舞剧、话剧等诸多方面。作者亲历现场,以自己丰富的感受和体验详细分析每场音乐盛宴的优劣得失,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
在本书中我力图记述十九世纪欧洲的艺术音乐。所采用的时间界限——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武断性——基本上接近这个世纪本身的起止时间。然而,本书的时间上限大约设定在1800年之前十年,由此关照到某些似乎更多地属于十九世纪而非十八世纪的作品,由正在走向成熟的贝多芬及其更具前瞻性的同时代人写于1790年代。时间下限设定于1900年,
江明惇,1952年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少年班(即今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主修钢琴和作曲;1956年直升上海音乐学院本科作曲系。1958年调入民族音乐研究室工作,在继续修习作曲系课程同时,从事中国传统音乐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先后到浙江、安徽、江西、山东、陕西、四川、湖北等省收集劳动号子、民歌小调、民间锣鼓和古老的戏曲声腔等
音乐与文学、舞蹈、戏曲等艺术本为一体,后来在历史的演进中虽渐分立,但姐妹艺术之间仍常常在创作中相互结合。中国古代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大致可将其划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等阶段,每一个历史阶段都留下了音乐与文学结伴前行的或隐或显的足迹。中国音乐与文学结合基本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综合艺
本书是一部贯通古今具有中国音乐教育通史性质的教材。全书从中国音乐教育萌芽论述始,到21世纪初音乐教育“新课标”诞生,遵循古代、近代、当代三个大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依据各朝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环境、重要文教政策、音乐教育体制演变、以及代表性的音乐教育思想等脉络,系统而立体地介绍了中国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规迹。本书尤其注重近
《音乐基础》共九章,从音乐最基本的乐理、欣赏知识人手,分别对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音程、和弦及小夜曲、进行曲、舞曲、组曲、序曲、协奏曲等曲式体裁逐一进行介绍,并对每种体裁作了音乐作品赏析。本书服务于各层次的读者,乐理知识以简谱与五线谱对照介绍,同步进行;作品赏析中的音乐作品全部采用简谱。《音乐基础》在体系上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