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学术著作,作品从版本视野出发,揭示老子思想的深层结构,从而呈现老子的生命道学的系统思想。作者重视对老子整体思想的研究,根据通行本原文,从多方面出发,宏观地理解老子的生命道学思想。另外,还重视文献,将不同版本的《老子》进行对比,结合出土简帛,对老子其人其书进行研究,梳理了“老学”与“孔学”的关系。最后,在努力呈
本书以社会历史发展为经,以西方译介与传播《周易》的人物及其译著为纬,描述了《周易》在“文化适应、礼仪之争、启蒙运动、文化殖民、文化反思”五个宏观历史文化语境中在西方世界译介与传播的具体特征、变迁轨迹,深入分析了《周易》文本及其意义在西方世界的延伸和重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新时代文化语境下《周易》在西方译介与传播的模式
本书为精选古人释读《中庸》的文献之影印合集。《中庸》自宋朝始备受推崇,最终升格为四书之一,此后成为官方指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目,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重要影响。历代学者对它进行了各种解读注释,成果蔚为大观。本书精选古代学者释读《中庸》的相关文献,精考版本,大致按照作者生活时代先后顺序编册。在书目选择上,本书挑选了宋代以
3-6岁是孩子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孩子品德和习惯的好时机。如今,不少家长明白培养孩子品德的重要性,却困惑于如何正确引导。本书将是陪伴和引导孩子的理想读物。本系列以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为主题,以孩子的口吻介绍名人的事迹和成功故事,让孩子们从中得到启发,从而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书讲述了春秋时期大思想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庄子校释”,下篇“庄子研究”。“庄子校释”由导读、原文、注释、译文、点评等几部分组成。“庄子研究”主要包括庄子故里研究、《庄子》内外杂篇的形成及流变研究、《庄子》篇名及词语研究、《庄子》篇章作者研究、《天下》篇研究、《庄子》流派研究、“黄老学派”研究、帛书四篇及管子四篇研究、老庄与海德格尔比较研究
本书通过对《老子》海外译介史的回顾,梳理出21世纪以来比较流行的英译本及其普遍存在的问题,全面合理地描述和解析《老子》在国际汉学不同历史时期的“话语形态”。重点选取21世纪以来的两个重要译本--霍吉和赤松的《老子》译本,从文化语境视角分析这两个译本产生的背景和形成的特色,解析两个译本中的多视域融合,为今后的典籍英译研究
鲍鹏山、周缨编校的《大学中庸正音诵读》,采用朱熹底本,精注精校,全文注音,四色印刷,对生僻字、通假字以及易读错字,均特别标出,人名地名加专名线。随书附赠《大学》《中庸》临摹手抄字帖,在诵读经典的同时,还能练习书法,学认繁体字,是满足青少年和广大国学爱好者诵读经典需求的一本好书。中国青年出版社推出的鲍鹏山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本书按照原文、注释、译文为先后顺序编写整理,同时参考了多种古籍版本,整理过程注重注译准确,通俗易懂,是了解、认识和研究晏子不可多得的工具书。它记述了晏子的思想言行,是了解、认识和研究晏子的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书中所蕴含的礼法治国思想、以民为本思想、尚贤任能思想、廉政思想、外交思想、哲学思想等在今天仍
清代王渐鸿所撰《乡党图考补证》是对江永《乡党图考》一书的补证研究,属经部四书类,一共六卷,成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并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丁树桢海隅山馆付梓刊行。《乡党图考补证》在清代《论语》研究,尤其是《乡党》篇研究中,具有精审的辨析和翔实的考证的特色。清代王守训《春秋地理补考》是其在朴学先驱江永《春秋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国学经典中更是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智慧精髓。《论语》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对我们今天仍有很大的启发。本书选取了《论语》中适合儿童阅读的经典内容,对生僻字加注拼音;重点字词加以注释,进行详细讲解;全文翻译,方便孩子自主阅读;全书配有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