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现代性与中国早期电影的多维透视》是一本研究1905-1937年间的国产电影的专著。作者认为,国产电影的本土制作发轫于1905年,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历史危机,“救亡”主题压倒了“启蒙”主题,而1905-1937年的早期电影代表着中国民族电影成长与记忆的摇篮时期和初始阶段,构建了本土民
在本书中,作者围绕动画电影的各种创作理念展开对动画电影的评价。作者首先以媒介学的视角分析动画电影的想象性,并对三部国产动画电影的剧情设定、受众定位及传播维度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探究国产电影如何发挥展现中国内涵思想的媒介作用。其次以哪吒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对国产动画形象的媒介趣味进行构成介绍和延伸思考。后聚焦迪士尼动画电影中
本书是第二届中国影视史学年会中的诸位专家学者关于中国影视发展的学术成果的集结,共分上、下两册,收录全国高校影视专家学者的70余篇囊括新中国成立至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电影的前沿热点文章,既将内容聚焦镜头下的新旧北京城、各地方地域文化以及社会变迁等,也从宏观层面分析中国电影理论与意识形态,如《北国苍茫:在地化视阈下现实主义电
《我们的新时代》由六个单元组成,以真人或真实事件为基础改编,既有表现热心善良的社区志愿者的故事,也有以排爆英雄杜富国和王铭为原型创作的排爆兵传奇;有甘于奉献的女村医动人篇章,也有无畏的民间救援队和大国工匠;还有大学生村官变身带货主播的新奇体验……揭开不同职业身份的基层党员的奋斗日常,呈现各行
《我和我的祖国》《战狼》《少年的你》《八佰》《隐秘的角落》为什么好看?陈可辛、梁静、徐峥、周梅森如何理解这个时代?这是一本北京电影学院刘德濒老师与当下极具活力的影视人的对话集。本书且问且思且聊,话题不拘一格,三代人聚焦现象级的华语影视剧,畅谈导演的戏里戏外、编剧的背后艰辛、制片人的运筹帷幄…&hellip
本书为运用专业电影理论对中外经典和热门电影进行专业解读的论文合集,作者是上海电影学院电影学的研究生,他们以青年人独特的兴趣和视角,运用专业理论对30个电影文本和电影导演进行了分析解读。观点新颖独到,解读如同揭秘解谜,层层深入,引人入胜。该书集中呈现了上海电影学院研究生教育的实力和水平,将满足全国各高校上万名戏剧影视学研
本书是“中外经典短剧鉴赏文库”的一种,涉及外国经典影视短剧35部,其中以法国、美国、丹麦的剧目为多。作者以专业的眼光,生动的语言对这35部短剧进行评析鉴赏,有助于读者更清楚地理解原剧作的思想内容。短剧,顾名思义,以短取胜,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发展之际,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短小精焊、寓意深刻的短剧往往以其特殊的艺术形
这是一本志书,纵向讲述了从1952年至今,浙江台州临海市电影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全书主要分成发行放映、电影院队网点、设备与技术、管理、台州电影博物馆、艺文、人物等七个部分,书中所讲述的电影发展跨越时间长,涉及方内容多,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如“艺文”这一编,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公司职工在省级电影会议、刊物交流与发表的文章、报纸
《时间之味:银幕里的时代和乡愁》收录33篇文章,文章分为“电影中的世界”“银幕里的中国”“繁花间的海派”三大主题篇章,分别收录了作者对世界电影、中国电影和上海电影的文化评论和研究。本书文字优美、逻辑清晰、视野宏大,作者以电影为窗口,深度分析了不同主题、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电影背后蕴含的文化密码。这些文字以电影为窗口,投射
本书是影视类专业的基础课教材,是一部以理论学习为主、兼顾技术与艺术的教材。本书重点对不同类型电视节目进行了梳理,并对各自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各具特色的鉴赏评析;并结合电影史、类型片引导同学们对不同电影进行专业分析,提高学生的影视鉴赏能力;同时适当加大红色电影赏析的比例。通过本教材的教学,实现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书稿内容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