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了晚唐重臣李德裕跌宕起伏的一生。从门荫入仕到被贬海南崖州,浮沉于政坛四十余载,五次进京为官,两次拜相,四次被贬被排挤离开京城。他受命于危难之际,以过人的勇气与智谋,施展文韬武略,征讨藩镇叛乱。抑制宦官专权,巩固边防军政,清廉正直,光明磊落,表现了一代卓越政治家、军事家的杰出才干与风范,记得了后人的高度赞誉。
一直以来,李小龙都以一个功夫高手的形象闻名于世。但本书却告诉读者,李小龙绝不仅仅是一介武夫,他还是出色的哲学家、心理学家、作家、诗人、艺术家、演员、社会学家和灵魂的探求者。他有着明确的人生追求——就是在生活的每个层面都力求完美,成为一个生活的艺术家。在本书中,李小龙畅谈了他对功夫的独到看法和对人生的精妙洞见。这些鲜活的
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给我们留下了近千首诗作,几乎每个会中文的人都听过他的名字,然而却很少有人了解他的一生。本书整理了李白一生的行迹,描绘了李白从年少便怀鹏程之志,到梦断长安被赐金放还的人生历程。书中既有对李白的政治追求的求索,也有关于李白人生理想、亲朋交游的探寻,在描绘李白一生行迹的同时,缀以李白最脍炙人
本书内容由“七一勋章”获得者、安阳军分区原副司令员王占山的口述史和其家人、战友、朋友的回忆讲述构成。王占山作为一名老兵,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上百场战斗。面对枪林弹雨,他冲锋在前、不怕牺牲,为我国革命事业立下赫赫战功;和平时期,面对功勋荣誉,他从不以功臣自居,不计较个人得失,退而不休、情系
萧惟昌(1407-1481),字有庆,号璞庵,广东吴川人,明景泰五年(1454)甲戌科进士。萧惟昌自幼胸怀大志,勤奋好学,文武兼备。而立之年随其叔父进京,服役于戍营,入锦衣卫籍。明正统十四年(1449),随英宗征伐蒙古瓦剌部南侵,英宗被俘,即史上“土木之变”。后萧惟昌弃武习文,于1454年中了进士,官至山东清吏主事。
“档案里的科学大师”丛书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建立的大学,在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涌现出了一批科学大师,他们胸怀科教报国之志,爱国爱党,以国家需要为己任,具有自立自强的担当精神、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奋斗不息的探索和创新精神等高贵品质。本书聚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郭沫若,在对中国科大档案文博院馆
本书为海鲁迅纪念馆编的连续性出版物《鲁迅研究》第101辑,主题是鲁迅小说研究,设有“鲁迅小说研究”“鲁迅同时代人研究”“史料·辨证””鲁迅文化与实践“”上海鲁迅纪念馆纪事和研究“等专栏,收录了海内外学者撰写的一系列有关鲁迅小说的研究文章。这些研究文章,挖掘了新的史料,进行了新的考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国内外最新最前沿的
本书是将分为“传略”和“师生回忆文章”两个部分。“传略”部分全面系统地总结其成长过程、学术贡献、人才培养、师德师风、人生哲学等方面;“师生回忆文章”主要汇编吴诗其先生的同事、朋友、学生对他的回忆和评价。该书是首次全面系统梳理研究吴诗其教授生平的著作,将结合其见证、参与、推动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生动故事,展现中国卫星通信行
赵真北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最早的一批畜牧业工作者之一,长期工作在畜牧业生产、管理第一线,参与了各项重大牧业、牧区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位优秀的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又是一位孜孜不倦的学者。赵真北积累了丰富的牧区工作经验,并始终坚持学习研究国内外畜牧业生产管理、牧区经济发展和当代经济学理论,结合实地调研,撰写发表了大量论
本书人物收录范围:从1937年9月至1949年9月,参与开创、巩固、发展晋绥革命根据地的党、政、军、群团、统战组织(战动总会、牺盟会)各级干部(县、团以上),文教、宣传、新闻、医卫、军工、后勤、金融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及业务骨干,社会知名人士,为国捐躯的著名革命烈士,战斗英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