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法的精神(中文修订版)》是西方法社会学派的创始人庞德20世纪30年代的著述,他本人所倡导的法社会学的观点已不再是时代的新宠。然而,他对普通法精神的精辟阐释证明了这样一个基本的原理:一个时代的法律精神是这个时代一切社会制度的价值基础,任何法律制度一旦权威性地形成之后,人们必须以宗教式的虔诚去捍卫它,任何非正统形式的
只称得上一份法哲学习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法律思想初探”是我公开发表的第一篇学术作品,虽首发的《湖北财经学院研究生学报》是学生刊物,不在正式期刊之列,按今天的评价体系更不人流,对评职称几无用处,但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过好几篇其头二三期刊发的论文,这瞥在我的学校引起一时轰动。我的第一篇(载1984年第1期)
《法律的基础》以“多基础主义”的论基,对法律的基础、基本性概念,法律的规范基础、认识论基础作了区分,并认为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法律的基础。法律的解释学是《法律的基础》的分析核心,旨在洞悉用以解释法律产生、发展和作用的变量体系。随后,作者探讨了影响法律基础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并对凯尔森、卢曼和富勒的法律基础理论进行了介绍
本书在对清教徒式的“学痴”、社会法学的理论大师——韦伯的生平和著作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和研究了韦伯的下述社会法学理论,包括:解释的法学方法论和“无涉个人意念”的法学方法论的研究;社会法学逻辑起点的研究;“法律类型”的研究;形式合理性法律的研究;“国家的法律'.与“超国家的法律”的研究;统治类型的研究;官僚机构管理
外国法制史(ForeignLegalHistory)是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研究除中国以外的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以及各种类型的法律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一门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和一门课程,它主要描述外国法律制度的发展历史以及阐发-9此相关的各种问题,以帮助大学研究生和本科学生了解法的起源、发展、演变的基本线索,加
本书分三卷共十四编,内容包括:中国刑事法制史、新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刑事诉讼法基础理论、司法制度改革、证据法基本理论与制度、刑事诉讼程序等。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是的,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相比,人的力量优势不在于体格,在漫漫人生的旅途中,知识决定着生命的可能程度。我们所处的时代也被称为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生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地需要知识,人们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把学习知识当做一种生活方式。不过,在很多人的头脑中,所谓的知识其实就是自然科学知识
在逻辑学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原理方面,既包括概念理论、判断理论、复合命题、规范命题、演绎推理、归纳逻辑、类比推理、假说、论证等传统逻辑的内容,又包括现代逻辑的模态逻辑以及以其为基础的道义规范逻辑.和以“非形式逻辑”为基础的法律论证逻辑。《法律逻辑学导论》大大强化和扩大了“非形式逻辑”部分,并且以法律适用中的谬误作为评价法律
本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古代法典、法律拟制、自然法和衡平法、自然法的现代史、原始社会与古代法、遗嘱继承的早期史、早期财产史、不法行为和犯罪的早期史等。
《西方法律思想史》的编写以体系简洁、内容扼要、论述通畅、语言朴素为宗旨,以方便学习者的学习并掌握所学内容为目标,对从古希腊、古罗马到当代的西方法律思想进行了分析介绍。西方法律思想史是以阐述西方历史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思想家的法律思想为内容的学科。学习西方法律思想史,有助于更为深刻地了解西方法律制度发展和运作的理论基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