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徐书教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带教、出诊实录,由其学生支星月将诊室中的医话、医案与课后命题作业进行点滴记录、传承整理,并由刘兰英主任医师进行修订审核,最终由徐书教授终审定稿。全书介绍了徐书教授讲授的学术思想、诊疗实况以及中医跟师方法,重在“真”与“效”。书中“半边不调求之肝”“从水气论治失眠”等妙趣横生的医话,“四妙勇
本书结合作者多年临床经验,分别从治疗皮炎、湿疹、荨麻疹、银屑病、白癜风、带状疱疹、痤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癣、疣等皮肤疑难病症进行归纳总结,对药物的药性、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应用配伍、主要药理作用等进行了重新归纳和总结,并附列了一些治疗皮肤病的古今单方、复方及各种典型案例,介绍了这些药物在皮肤科应用的新进展。
本书由名老中医临证诊余心得笔记整理而来,从诸病诊治要点、医中误悟、证治验录等方面总结黄惠卿先生近60年临床经验。原汁原味地向读者介绍黄老精心辨证,巧布方药的思路,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价值。本书适合中医临床医师、医学生阅读参考。本书由名老中医临证诊余心得笔记整理而来,从诸病诊治要点、医中误悟、证治验录等方面总结黄惠卿先生近
全书分五篇十二章共63节,涉及中医传统哲医同源基础、文化渊源、方法论和以糖尿病、内分泌为主的临床诊疗技能、技巧。具有突出的实用性和中医传统特色,具有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根基;系统阐述了中医文化基础,提出以易文化-老子-道家为基础的中国自然哲学,是中医学产生和发展的土壤;阐释了基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国文化两大基石,决定了在
陈志雄教授是岭南血证大家丘和明教授的大弟子,广东省名中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院长。他继承了丘和明教授的学术精华并加以发扬,是全国著名的中医血液病专家。本书是对陈志雄教授学术思想及脉络的梳理,是岭南血证流派学术精华的总结,展示了陈志雄教授学术思想的原貌,介绍了陈志雄教授丰富的临床经验,对
本书主要介绍了针灸学基础理论、针灸方法和针灸临床治疗常见病,从针灸的注意要点、治疗原则讲起,着重介绍了408个针灸穴位的命名、主治、取穴方法、局部解剖等内容,并对内科、五官科、妇科、男科病证按概念、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和注意事项等进行了介绍,且配有针灸演示视频,实用易学,帮助针灸初学者零基础学针灸。
经颅重复针刺刺激疗法是在头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颅刺激技术,是把针刺入头皮下脑功能定位在头皮的投影区域,应用强化的、有一定规范要求的针刺捻转手法,积累有效刺激量,产生刺激信号直接作用于脑及与脑联系的相应结构,达到治疗效果的针刺技术。本书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经颅重复针刺刺激疗法的概念及特点。第二章介绍穴区的相
本书主要介绍了仲景先师伤寒六经脉证归类、针法经方应用心法,详细阐述以“十四经筋三关定位法”为基础,以六经辨证为诊断依据的“病症、脉理、方、穴、术”系统诊疗体系。六经脉证针法,临证先明六经,确定阴阳三关,“通关针法松筋结,疏筋通络调内脏,针药并用治顽症”。上篇详细地论述了六经的概述,六经辨证大法,六经病传变,六经脉证要领
《濒湖脉学》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所编撰,其采撷各家论脉的精华归纳成27种脉象。全书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为“四言举要”,系其父李言闻(据宋代崔嘉彦《脉诀》删补而成,其颇具脉学概要之说,故将其置于书首,名“四言诀”;后一部分直接分论浮、沉、迟、数等27脉之脉象、主病及相似脉的鉴别等,名“七言诀”。本书以“原文”“注释
《脉经》为西晋著名医学家王叔和编著,为我国脉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后世医家继承和发扬。本书以“原文”“注释”和“译文”三部分构成。“原文”以叶氏广勤堂影元刻本为底本,并参考其他相关文献勘校注释编写而成;“注释”参考各家,浅显易懂;“译文”在意译上,力求准确,究根求原;插图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图解脉经》内容